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构建具有思维厚度的高中音乐课堂

作者: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严婷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07-17   点击:

  2. 以评促学,制定评价方案

  在学业质量水平中,对《音乐鉴赏》必修课程有“水平1”“水平2”“水平3”的质量描述。钟启泉在《课堂研究》一书中谈道:目标、教学、评价三位一体的状态———整合性,应成为“单元设计”最重要的指标。其教、学、评一体化指向的是有效教学,在于目标的达成,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学会了什么。

  田莉等人认为,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下,课堂评价的各要素之间应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即评价目标与评价内容相一致,评价内容与评价任务类型相一致,评价任务类型与评价方法相一致,评价结果的表现形式紧扣评价目标的达成。因此,为更好地促进课堂评价与教学目标的精准衔接,本文设置了涵盖学业质量水平、评价任务类型、评价方式、评价结果表现形式的“民歌”教学评价方案,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学业质量水平的思维梯度与学习要求的提升,其评价任务类型趋于综合化,评价方式要求更高,体现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要求,使教学评价循序渐进、有迹可循。

  表1“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教学评价方案

正在加载图片

  

正在加载图片

  3. 依据课标,铺陈教学脉络

  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深度学习的方向,教学评价是深度学习的检验,教学计划则是深度学习的过程,如何进行深度学习方案设计,需要教师以课标为据,以评价落实学习目标。本文根据民歌的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围绕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了民歌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以理解民歌的价值与魅力进行聆听、理解、联系、探析、构建、迁移与应用,在教师深度引领、深度拓展下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参与、深度思考。

  在本课中,以“探美寻根”作为主线展开教学。在探究侗族大歌《蝉之歌》赏析中,铺设了演唱体验———感受独特的声腔美,合作表现———体验独特的织体美,聆听探究———探寻民歌美的源泉。教师紧扣音乐要素,通过演唱体验、合作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侗族大歌独具个性的旋律与平稳协和的和声,进而感受到侗族大歌散发着淳朴的乡土气息。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到的,才能最打动人心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带领学生探寻民歌美的源泉,在侗族人世世代代生活的山林之间、水流之中、河坝梯田上,人们用宛如天籁的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是融天籁、地籁、人籁为一体的“人与自然的山水和声”。在探究民歌里的地域之声云南民歌《弥渡山歌》中铺设了情境互动———体验歌曲的引腔美,聆听赏析———感知歌曲的结构、旋律之美,思考探究———理解民歌的文化美。随后进阶至学生自主探究总结民歌的独特美感、人文内涵与美之源泉。在民歌的传承和创新环节中,笔者设计了“中国民歌推介会”的环节,让学生分组探讨、设计项目方案,“民歌代言人”“民歌自信传承人”。实践证明,放手让学生设计项目,效果是令人惊喜的。有的小组设计了“阿卡贝拉”形式表演的民歌小合唱,有的小组以“我的祖国,我的歌”为专题,在课间利用校园广播站广播,也有的小组把民歌融入拍摄的微视频中,作为为祖国母亲庆生的短视频在校园迎宾屏上循环展播。可见,当我们把“学”放在中心位置的时候,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及再次迁移运用时的思维深度和课堂呈现的效度,就是显而易见的。

  这样设计的要义在于通过拓展中“中国民歌推介会”的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增加中国民歌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同时又创设问题情境,围绕特定的主题,将学科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挥的作用不是“教”,而是促进对话的提问,是和学生平等地参与探究,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学以致用”“以用为本”,从而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创生过程,并将其引申到“经典的传承与创新”上。这样基于探究的学习,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去认识、理解和获取主动地构成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提炼出自己进行音乐表现的方式,以此来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教师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应将评价贯穿其中,通过教学组织和教学过程,采用多种方法,对应教学目标,以体现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即关注过程、凸显要点。如下图:

正在加载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课教学设计之初,学生已在小学、初中阶段学过中国民歌的众多作品,熟悉并能演唱部分民歌,但是从语言腔调、作品结构、曲调、歌词、调式等方面的了解却是比较陌生的,这就涉及学生的“已知”问题。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往往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都是从教师的“已知”到“已知”,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则是从“未知”到“有知”,从“已知”到“已知”易,而从“未知”到“有知”难。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要求,教学设计的起点要“锚定”在学生的“已知”上,让学生的学习从“已知”到“有知”。这就是为什么本课的教学从中国各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开始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蝉之歌》《弥渡山歌》《脚夫调》的赏析,再“攀登式”过渡到后面的项目设计方案环节,这样的路径更能体现“学习建构的逻辑和系统性”。

  4. 溯溪寻源,反思教学成效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非语义性、非对应性等特点,并与欣赏者产生同构、异构的独特体验。我国的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在深度教学实践中,通过实施逆向教学设计,实时关注学生掌握程度,调整教学计划与进度,课后及时反思。课堂评价结果反馈应作为提升课堂教学的凭据,教师通过课后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引发学生思维冲突,激发兴趣动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思维品质,从而构建具有思维深度和厚度的课堂。聚而不散,远而不虚,对接素养,落地有声,是对具有思维深度和厚度音乐课堂的生动诠释。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