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构建具有思维厚度的高中音乐课堂

作者: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 严婷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07-17   点击:

  摘要:在高中音乐课堂中以逆向教学设计为指导,可引发思维冲突、架构思维桥梁、生成思维方式、突破思维难点等,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逐步养成。本文从明确教学要求、解构学习目标预设评价方案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反思五个环节构建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构建具有思维厚度的高中音乐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音乐教学;逆向教学设计;深度学习;

  信息论认为,思维是人们接受信息、存贮信息、加工信息及输出信息,进而概括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也是大脑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自觉、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成概念,并在实践中形成判断、推理和论证的思考方式。一般来说,思维有深度、高度、广度等多个维度,这些维度又决定了思维的效度和厚度。在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以逆向教学设计为指导,其目的是为了提高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品质,在音乐教育中弘扬深刻而又充满艺术魅力的人类理性精神。本文运用一些课堂教学案例,简略地探讨以逆向教学设计为基石,探索构建具有思维厚度的高中音乐课堂的策略。

  一、逆向而行的教学设计

  教学的逆向设计是美国教育评量学者威金斯和麦克泰提出的,它由确定预期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三个步骤完成教学设计。“评价优先”理念可以更好地验证学生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反观我们的教学设计,存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与教学目标的达成“两张皮”现象。因此,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应思考:我从哪里来→教学内容如何把握,我要往哪里去→教学目标如何确立,我何以去往→学习过程如何组织,何以证明我到达→教学评价如何实施。

  二、指向深度学习的逆向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方式应如何借助逆向教学设计来实现,并成功运用于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下面以人民音乐出版社2019年版(以下简称“人音版”)《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教学为例,介绍指向音乐深度学习的逆向教学设计

  1. 以终为始,明确预期成果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开启“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即从预期学习结果开始进行逆向思维,先明确预期目标:学习这个音乐作品的教学预期是什么?学生已有哪些“储备”?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哪些教学活动获得?为此,教师需要教哪些内容?如何用最恰当的方法展开教学?哪些教学材料最合适?……这是教师“扪心自问”的过程,也是“倒推”的过程。只有通过“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才能寻求教学设计的最佳路径,才能在单元目标的基础上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1)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设置不是照搬课程标准,执行所有的教学要求,而是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进行整合。作家刘知侠的书房墙壁上悬有一横幅,上书四个大字———每日煮书。所谓“煮书”,其实就是一种能反复诵读、品味,直到把书读透的过程。对于课程标准、教材的研习,教师们也常说两个字———吃透,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认真的态度、积极的思考就是“煮”书所必备的“火候”,也是“吃透”所必备的“火候”,音乐教师们应在这方面多下苦功。以“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为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理念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积淀丰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世代珍惜和忠实传承。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等传统艺术形式,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根脉,理当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得到强化,使学生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和艺术实践,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人音版”《音乐鉴赏》主编杜永寿在教材解读中谈道:上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下篇以点穿线、点线结合。上篇从“学会聆听”“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三个单元出发,从鉴赏音乐的音乐要素和音乐语言出发,逐步带领学生进入中国的民歌、器乐、舞蹈等的学习。综上所述,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有:在对部分民歌的聆听体验、歌唱赏析、情境互动、合作表现与讨论探究中,体会民歌的独特美感与人文内涵,掌握民歌欣赏的方法;在民歌片段演唱实践中体会民歌的风格特征,进一步理解民歌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在艺术表现中享受民歌的情境之美;在民歌推介会等探究活动中促进深度思考,进一步领悟民歌的独特美感与人文内涵,明晰民歌的价值与魅力,建立文化自信,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做好“民歌自信传承人”。

  (2)学情分析。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一书中谈道:“进行教学研究首先要进行儿童研究,应当坚定而勇敢地将儿童研究与课堂教学合二为一。”现代高中生大多喜爱流行音乐,对民歌的种类、作品以及作品中渗透的历史、文化等人文内涵了解并不多。他们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实践。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多种体验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感受民歌的“韵”,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

  (3)学习目标。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笔者引入学习进阶理论对学习目标进行解析,以便使教学目标更适合深度学习的开展。学习进阶的目标旨在“描述学生关于某一核心知识及相关技能、能力、实践活动在一段时间内趋于深入和复杂的学习发展历程”。这种理论很好地阐释了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内显和外显过程,与目前所提倡的深度学习有共通之处。一方面,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目标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行分阶分层;另一方面,学生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进阶变化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笔者融入学习进阶理论,从“教学目标”“学习进阶”“深度学习”三个方面解构该节内容的学习目标。首先,将教学要求细化为教学目标;其次,对教学目标进行阶层划分;最后,归纳对应深度学习指标,为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奠定基础。让教师对教学内容、设计思路、逻辑顺序更加明确,使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相衔接,促进深度学习的开展。这样的教学目标更具体,更贴近教学,也便于教师理解和操作。以三维目标为框架,适度融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在赏析、学唱中感受中国民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和人文内涵,积极参与评价和辨析我国民歌的价值和魅力,达成对音乐审美的感知和文化素养的理解,并将艺术表现素养融入其中,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民歌推介会”活动的“代言人”和“传唱人”,使其思维和能力在犹如登山般的梯度学习中得到训练和提高。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