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音乐管理论文 >

音乐:素养导向下音乐教学转型的地方实践与思考

作者: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杜宏斌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11-13   点击:

  第四,结构化(联系性)。素养立意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转变传统教学中学科之间缺乏横向联系、学习内容缺乏前后关联、学习与生活脱节等问题,以及知识技能碎片化、能力发展断层等现状,通过将学习内容结构化,开展持续性的学习和深度学习来促成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开展整体思维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在开展以持续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为特征的项目化学习,开展基于高阶思维、高层次认知理解和高水平能力为主要表现特征的深度学习研究,在单元学习主题(大概念)统领下,在教师引领下,让学生围绕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学习、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目前,我们已经有多个区、县开展单元整体教学以及深度学习的探索和实践,研制单元整体教学方案设计模板并提供给教师,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三、探索基于素养表现特征的学业评价

  近年来,基于素养外在表现特征的表现性评价得到了广泛应用。表现性评价是检验学生在完成真实世界任务时所需要的技能情况,它要求学生通过行为表现或制作某种产品来展示其掌握的具体技能和素养。2022版课标设置了不同学段的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两者都是对学生在完成本课程某个阶段性学习之后的学习结果描述,反映核心素养的要求。

  为此,我们将依据2022版课标的要求,推动以表现性评价为主要方式的音乐分项等级评价改革,突出艺术注重实践、注重表现的基本特点,强调真实表现:坚持以音乐基本素养为目标、以音乐实践为手段,以情境化测评为方式,着重考查学生在完成艺术实践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欣赏、表现、创意等能力和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避免只考查孤立、零散的知识技能。体现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参与艺术学习、艺术实践活动的态度、兴趣以及完成学习任务、与人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表现性评价,做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探索增值性评价。坚持以测促教、以评导学,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期我们已经对浙江省义务教育学生音乐学业分项等级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作了修订,并根据2022版课标的要求进行补充和完善。

  同时,我们还在不断改进音乐学业质量测评的方式和手段,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背景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支撑下的评价平台建设,以智能驱动、数据支撑来实现便捷操作和精准评价。

  素养的提出对未来音乐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2022版课标也为我们未来的教学擘画了新的蓝图,但素养立意的教学转型还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比如:素养表现的复杂性、能力发展的持续性与艺术课时局限性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如何突破人文主题统领下音乐教材内容碎片化、音乐能力发展断层的现象,怎样加强教材内容的结构化转变;如何平衡艺术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师专业素养相对单一化;在突出课程综合性理念下,如何处理好音乐主体与其他艺术、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以个体表现和个性化体验为主的音乐学业评价,如何进行区域层面的统一实施;如何确立音乐学业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准确性;如何促进音乐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13.

  [2]杨向东.如何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案例[N].中国教育报,2008-05-30(5).

  [3]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23.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