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试探互联网+背景影响下的满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葛丹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07-17   点击:

  摘要:在悠久的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满族的音乐一直都是最鲜明亮丽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近几年对民俗文化研究管理的深入,满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种大背景下,满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成为热议话题,本文立足互联网+背景下,结合产教融合,探讨满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满族音乐;高校音乐教学;互联网+;

  新中国正式成立后,满族的音乐和文化由于“全国统一的标准化学校教育体系引入少数民族地区”这一优惠政策的实施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其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引进近代西方的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作为理论依据的现代科学知识。这一新政策促进了满族全国乃至民族的繁荣与发展。由于我们对满族的音乐文化接受着以满族音乐文化作品为主的其他少数民族及高等院校的教育制度双重的影响,满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学习演唱满族民歌的年轻人也就变少了。

  一、互联网+对满族音乐的影响及保护意义

  (一)影响

  现如今,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趋于繁荣和复杂化,文化更新的速度和脚步越来越加快,各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必然会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因而也必然产生许多新的文化。在我国历史演进发展的漫漫长河中,满族传统音乐艺术在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发生巨大的变革。一方面,满族的音乐文化受到了社会生产方式等各种因素的推动和影响。另一方面,满族人们对于传统社会形态和制度的认识发展相对缓慢,诸如满族萨满和祭祀时间的音乐仍然普遍存在且充分发挥它们所应有的社会作用。

  (二)意义

  首先,满族音乐艺术文化的传统性及其保护工作应该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把满族音乐艺术和文化纳入到一个重要的历史日程上,满族的音乐艺术和文化工业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其次,满族地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物质文化的发展、继续保护传承与文化保护仍然存在需要我们依靠相关立法立规来不断加以加强保障。再次,我们应该对于现有的满族声乐传承者给予一定的保护和扶持。政府及其他民族文化事业机构都希望可以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帮助组织一些满族民俗、文娱活动,利用一些满族祈福、祝圣、纪念的文化平台,传承并创新发展一些满族的传统音乐民俗文化。

  二、满族音乐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使用满族语言,缺乏普适性

  目前我国内地少数民族乡村人口相对较多,族语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乡村通用民族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在我们传播具有民族性的乡村语言文化中存在着民族语言文化学习等诸多方面的阻碍,一定的程度上导致满语传播缺乏语言适应性。这就直接导致这些满歌只能被广泛流唱在自己的本族及其他的周边地区,面临着他们走不了说出来的各种语言文化困境。

  (二)满族人口较少,传承度低

  少数民族青年一代以满歌作为主要的传承者和对象,随着其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不少少数民族满族年轻人离开了家乡,去农村城镇学习与外出就业,融入当时的现代化社会生活,与其他历史悠久的满歌作品相比,入城的少数民族年轻人往往更倾向于采用节奏多变的民族流行歌曲,这给满歌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机遇和挑战。

  (三)宣传力度小,投入少

  满族的音乐目前仍然是通过传统的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广泛的传播,宣扬的范围仅是局限于满族聚居地和周边有限的乡村和地区,传统的方式不能让身边更多的年轻人得到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宣传工作力度比较弱。此外,没有以满歌这一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作为发展契机的满族满歌文化资源产业链,使得满族满歌只能以其文化的形式生存,没有真正做到对满族乡村音乐文化的保护和充分利用。

  三、满族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

  (一)建立网上满族音乐文化电子档案库,双线同传

  当地政府及所有相关的满族文化服务机构都可以实地浏览收集中国乡村地区满歌音乐文化的书籍、视频或图像等,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对于实时存储中国乡村地区满族满歌文化艺术信息的强大推动作用,将中国乡村地区满族文化独有的传统特色满族声乐和满歌文化艺术信息直接转变成一种基于电子的信息方式一并存储管理起来,形成完整的中国乡村地区满族特色声乐和满歌文化信息电子商务信息库,实现地下线上永久的信息保存。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联手当地乡村满族文化旅游,在当地境内设立乡村满歌满族音乐、满曲文化艺术博览馆和满曲文化艺术电影院,采取灵活的管理方法和多种形式将当地乡村居民满歌满族音乐满曲文化艺术资源全部进行存储整理起来,一并运送存放到各种馆中,供当地乡村民族满民和外地满族来客参观和免费文化旅游观光,实现网上线下的文化保护和线上传承,并且还可以把网上线下宣传乡村民族满歌的音乐文化与当地乡村满族旅游观光产业有机结合,以各类乡村民族满歌文化音乐馆的整体规模建设作为经营主导,在当地境内设立一条乡村满族满歌音乐文化艺术旅游观光产业链,在充分发挥保护与传承具有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色的乡村音乐艺术文化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其国际知名度,打造一个传承少数民族特色乡村音乐文化艺术观光文化的新时代品牌。

  (二)加大线上平台宣传,开展线上满歌活动

  由于传统的乡村文化宣传手段难以完全满足少数民族满歌乡村文化宣传工作的需求,因此,需要尽快搭建少数民族满歌乡村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网络宣传服务平台,使更多的少数民族人能够知道和认识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满歌乡村文化。利用移动互联网能够让不同民族地区的普通人群都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特殊服务,扩展满族音乐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力,吸引不同的地区游客前往此处旅游。

  (三)网络时代下满族音乐的发展形势

  网络媒体技术和社会的变革促使我国满族音乐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演变状态:极个别的种类运用现代媒体手段拓宽了其影响;但绝大多数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在当今这一时期下,满族的民俗和音乐已经出现了能适应新情况的编排。在满族传统的民俗音乐中,有一大部分是从音乐内容角度入手,选取恰当的音乐和曲调进行填词。所谓旧曲填新词。一首老歌,一般是在某些年轻人、某个国家或者地区中间开始流行,但是在我们填了一些新词之后,它的受欢迎范围和区域就会逐渐变得更广泛,被演唱的人也会越来越多。旧的曲调与新的内容之间产生了矛盾需要进行改革旧的曲调,使其能够适应新的音乐形式。满族部分的满族民俗艺术音乐活动正是通过此种文化形态来不断取得其新的色彩呈现和富有生命力。女高音京剧歌唱家黄慧慧先生演奏的新剧改编剧《编花篮》曲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对歌词原有歌曲乐谱和基本曲调内容的基础上,经过多次改编后,既有大量语言强调了中国满族民族传统歌和地方歌白话文和满族语音和方言词文化语调的细微细节部分和小小的段落,又同时带有多彩多姿的音乐篇幅。这个案例的成功,反映了满族省在从事民俗音乐歌曲创作与表演上的贡献与能力。大力支持培育和鼓励引进优秀民间民族音乐表演艺术家和歌手,定会为我国促进民间民族音乐表演艺术的科学创新和社会发展进步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