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知识 > 歌唱教学 >

综合型唱歌课的设计

作者: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综合型的唱歌课是在完成的学唱歌曲一种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欣赏、创作表现等多种教学任务。按照教学形式来分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与欣赏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型唱歌课

传统的唱歌教学是识谱――唱谱――朗读歌词――学唱歌词,这种教学模式比较的单一,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在唱歌教学中加入欣赏,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理性的满足。在美的感受中去学习歌曲,能使学生对歌曲艺术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

如在学习初中音乐第16册第5单元《化蝶》时,就可以结合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越剧《十八相送》的欣赏进行。越剧《十八相送》是为介绍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创作的“源”,跟着这个“源”来导入《梁祝》,在欣赏的时候加深对《梁祝》音乐主题的印象。歌唱《化蝶》是欣赏《梁祝》的深化和延伸,学生在了解了故事内容,感受了音乐主题之后再学习歌曲,就手到擒拿了。

二、与器乐相结合的综合型唱歌课

由于小学生的嗓子嫩容易疲劳所以不能过多地练习,中学生又处在变声期,单纯的唱歌教学会让一部分嗓音条件不好的学生对唱歌产生厌恶感,音乐素质教育则会落空。《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所以将器乐教学有机地溶入唱歌课堂中,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声带负担,保护学生的嗓子,又能调节课堂的气氛,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中小学器乐教学可分为节奏乐器和曲调乐器两种类型:

(一)节奏乐器与唱歌相结合的综合唱歌课

节奏乐器一般没有音高的变化,主要是以敲击的方法表现音乐的节奏。音乐课堂教学中常有的节奏乐器有:

革制响器:大堂鼓、小堂鼓、大军鼓、小军鼓、手鼓、铃鼓等。

木制响器:木鱼、拍板、响板、梆子等。

金属制响器: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大钗、小钗、碰铃、三角铁等

自制的打击乐器:如竹片、木片或因地制宜的打击乐器如水杯琴,饮料瓶沙锤等。

在学生学会了新歌后,就可以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如初中15册第二单元《天山之春》中学唱《青春舞曲》一歌,后面的综合实践中就有此歌的打击乐谱,教学中就可以将唱和演奏结合起来,在演奏打击乐器中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风格。

(二)曲调乐器与唱歌相结合的综合唱歌课

凡是能够演奏曲调的乐器,就称为曲调乐器。曲调乐器的使用能弥补一些学生不好的嗓音条件,重新建立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中小学音乐课堂中一般运用有固定音高的携带方便,简单易学的乐器,如:口琴竖笛、口风琴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用器乐演奏代替学唱新歌时的识谱练习

一般在学生学习一首新歌的识谱阶段可以用器乐演奏来熟悉歌曲的旋律。这样不但可以克服学生在识谱时音不准的问题而且能让嗓子得到适当的休息,而且教学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效率。

2、用器乐演奏来帮助合唱教学

合唱教学中,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好各音准和音程。这时就可借助器乐来引导学生把握自己声部的音准和音程,解决合唱教学中学生相互串调这一难题。在教学先让学生分声部吹奏,接着合奏,相互聆听和声的效果。再让学生把听到的和声效果的感觉带到合唱中去。用合奏与合唱结合,既深化了学生在分声部演唱中的节奏感、协调感、和声感,又培养了学生的合唱兴趣,提高合唱的能力。

3、用器乐来给歌曲伴奏

学会了一首新歌后,如果只是单纯的反复练唱会让学生失去新鲜感,所以如果孩子们手中有乐器,何不让他们试着为歌曲伴奏呢?教师可编排伴奏乐队,让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奏,让不同的学生的表现欲都得到充分的满足。

三、与舞蹈相结合的综合型唱歌课

在世界音乐教育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都非常注重把音乐教学与律动、舞蹈高度融合起来。我国早期的“乐教”也是“歌、诗、乐、舞”的综合活动。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语言、歌唱、舞蹈都是自然的结合。而今新课标中也写到:“认识音乐与姐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

如果在唱歌课中将音乐与律动、舞蹈相融合,学生就能通过身体动作来感受到音乐要素和表现音乐的内在情感。这种课型特别适合低年段的学生。如在小学教材《洗手绢》一课时,在教唱了新歌之后,请学生创编洗手绢的动作,让他们亲身感受:(1)洗手绢前卷袖子的动作;(2)洗手绢撮的动作;(3)表现劳动时喜悦心情的动作;(4)擦汗的动作。小朋友争先恐后的想表现这些动作,通过表演孩子们学会了洗手绢的歌曲与舞蹈,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四、与创造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型唱歌课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创造是指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作音乐的活动。”

唱歌课中的创造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舞蹈、诗歌、歌曲、绘画等,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

如初中音乐15册第八单元《音诗音画》,在学唱了歌曲《美丽的村庄》之后可根据歌曲的旋律结合自己生活的故乡来创编歌词。

也可以引导学生创造歌曲。大部分人会认为,学生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怎么来进行歌曲的创作呢?其实歌曲创作的灵感就在身边。如教师可问学生平时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大家纷纷回答,有的说苹果,有的说香蕉,有的说葡萄,有的说梨。而这些水果的发音都是有节奏的。苹果的节奏为 X X ,香蕉也是X X ,葡萄则是 X・ X ,梨是 X ,组合在一起就是:

歌曲的节奏就这样创造出来了,再根据词的发音来创造旋律,如苹果的发音是 ,用这样的方式来找出旋律线的走向,然后教师给一个和弦环境让学生自由的唱,教师则把学生唱出的主旋律抓出来定稿。一首简单短小的歌曲就这样形成了。

如案例:

综合型唱歌课《吉祥三宝》教学设计


课 题

《吉祥三宝》

课 型

唱歌综合课

课 时

1

授课人

张晓琴

单 位

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

教学
用具

钢琴 、多媒体

教学方法

体验法、探究法、创造法
启发法、比较法、讨论法

(一) 认知目标:
1、了解蒙古族歌曲鲜明的艺术风格,把握长调的音乐特点
2、 能够分角色演唱作品,并能通过看指挥完成合唱部分的演唱。

(二)能力发展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看、听、唱、想、议,全方位体验音乐,培养学生艺术思维能力。
2、 通过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表现能力,为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积极主动参于音乐社会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对作品的创编,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创造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三)情感培养目标:
1、通过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与演唱,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2、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接受音乐审美教育。
4、用启发创造的方法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1、掌握长调的艺术风格
2、分角色演唱作品

难点

1、合唱部分的演唱
2、热点问题的讨论




1、 采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用比较、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作品的民族特性。
3、用启发创造的方法鼓励学生创编歌词,培养学生创编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