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型唱歌课的设计
中小学唱歌课的音乐形式主要包括齐唱与合唱。
一、齐唱课型的设计
齐唱是中小学唱歌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唱歌形式,也是学生容易掌握的一种演唱方式。
1、教案设计
教师在授课之前要拟订课时计划及教案。只有充分的进行了案头工作,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教案的内容包含:
(1)课题。
(2)教学目标: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3)目标制定的依据(学情分析、教材分析)。
(4)教学重点、难点。
(5)课时设计。
(6)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及教学媒体。
(7)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8)板书设计及课后作业。
(9)课后小结:思得、思失、思改
如八年级第四单元《美丽的村庄》教案
课题:学唱歌曲《美丽的村庄》 |
教学目的: |
1、学会《美丽的村庄》并能大胆、自信的演唱 |
学情分析:初中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音乐感知力了,故在学习这首歌曲的同时要能进行音乐的创造。 |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编创歌词 |
单元课时设计:3课时 |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 |
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利用比较法、引导法提高学生主动探索、互助合作能力 |
教学过程 : |
一、导入新课 |
2、齐唱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学生演唱时要声音整齐,协调统一。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演唱不整齐的现象,这里的整齐不仅是节奏的整齐,还包含音色的整齐,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即在自己唱的同时要能听到周围同学的声音,并把自己的声音和同学的声音节奏、和音色上保持一致。
(2)教学中采用轻声唱法,教师在范唱时要提示学生做到要求。这样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嗓音。学生也能听到歌唱的整体效果。
(3)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灵活。如在学生已经唱会一首歌后,可以采取分组齐唱,领唱与齐唱、女生齐唱,男女声对唱,分角色演唱等等形式来巩固教学效果。
(4)教学中正确的应用指挥和伴奏,教师要能做到熟练的运用。
如案例:
单一型唱歌课《布谷鸟》教案(一年级校本教材课)
《布谷鸟》是一首简短明快的合唱歌曲,一段体,旋律由主和旋1 3 5三个音符构成,采用高低对唱的形式来表现布谷鸟欢快的叫声,最后以合唱的形式结束。歌词由一句话构成,在学生模拟鸟叫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演唱情趣和和声观念。
教学目的
1、趣味性地引导学生学习音符1 3 5,并将1 3 5运用到歌曲旋律之中,以此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
2、学唱歌曲《布谷鸟》,让学生掌握对唱的基本演唱形式,然后再进行布谷鸟的合唱训练,为中高段合唱教学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情趣地演唱歌曲《布谷鸟》。
教学难点
合唱乐句。
课前准备
1、黑板板书、挂图;
2、动物头饰;
3、录音机、钢琴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律 | 老师弹奏《数鸭子》 | 学生演唱歌曲 | 营造课堂活跃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
学 | 1、出示小老鼠卡片,要求学生朗读儿歌。 提问:小老鼠住在哪里?它的唱名是什么?(dol,下加一线) 2、出示猫的卡片,要求学生唱猫的儿歌。 提问:小花猫住几楼?(mi,一线) 3、学习音符sol | 1、学生朗读儿歌 2、学生演唱 3、学生学习音符sol。 4、学习儿歌,巩固音符1 3 5。 | 1、以动物故事的形式学习音符,便于加深学生形象思维的印象,也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
授 | 1、出示画面,展现红色的布谷鸟,并出现布谷鸟叫声的音符。(5和3) 2、出示画面,展现兰色的布谷鸟,并出现布保鸟叫声的音符。(3和1) | 1、学生看图视唱歌谱,并模唱:布谷。 2、学生看图视唱歌谱,并模唱:布谷。 | 1、以形象图画和独立视唱歌谱的形式学习歌曲,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
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授 新 课 | 3、引导学生进行红、兰布谷鸟对唱。 兰鸟:3和1 5、学习歌曲(出示歌谱)。 1)视唱歌谱 |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对唱训练。 4、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合唱训练。 5、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歌曲。 | 2、以演唱的不同形式巧妙地进行歌曲学习,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巩 | 1、引导学生分男女声对唱,然后合唱。 | 1、学生分男女声对唱,然后合唱。 | 变换演唱手段巩固歌曲,能满足学生的新奇感,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
课堂 | 1、赞扬学生能够有情感地演唱歌曲。 |
二、合唱课型的设计
合唱是一种互相协作的集体的歌唱活动,它需要声部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从而创造和声美感。合唱按其表演的形式又可分为轮唱与多声部合唱。
1、轮唱教学的设计
轮唱是把歌曲中的各个声部按照一定的时间距离演唱相同或相近的旋律,这种演唱形式有着此起彼伏、前后呼应的效果,是中小学生乐于表现的演唱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要点:
(1)轮唱要有齐唱的基础,如果没有唱好齐唱,轮唱也就混乱一片无法进行了。
(2)教师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首先划分好声部,按声部编排座位。然后可运用听唱法或视唱法(根据学情而定)使学生掌握歌曲的共同旋律,要求各声部严格掌握节奏、旋律和音准,声音协调统一。再分声部练习,通过教师的指挥来掌握轮唱的时间及节奏。教师在教学轮唱时可先不必加入伴奏,待学生熟练后再加入。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从歌曲的整体艺术表现出发,在演唱中审听整体音响效果,调整自己的速度和力度,避免速度上相互追赶,力度上相互叫劲。
(4)教师要熟练的运用指挥手势与学生配合,注意节奏的稳定与准确,避免越唱越快,以至于自己都无法控制全局。
(5)中小学音乐教学应选择节奏简单,旋律易上口的轮唱曲目,如保卫黄河等,或者将合适的齐唱曲目改编,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效果。
轮唱是多声部合唱的基础,是进行多声部合唱的准备和过渡,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和声听觉能力。
三、多声部合唱教学的设计
合唱是声音合作的艺术。它要求学生在参与时做到互相合作、互相协调,发出的声音就像一块丝绸,单有横向的丝不行,单有纵向的丝也不行,而必须纵横丝丝缕缕和谐地交织在一起,这样才能构成一块平整光亮的丝绸。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感受和声美感的同时,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做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因为合唱教学一般采用视唱法,在平时的课堂中就要训练学生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且合唱教学宜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
(2)要做好充分的发声练习,使学生熟悉合唱音响,逐步培养和声听觉。可从大小三度、大小六度及纯四、五度音程开始练习。如: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合唱要讲求声音的共性,要让自己的声音与集体的声音揉为一体。如何让声音揉成一体呢?教师在发声练习的时候可以先发u或lu的音。因为这两个发音比较容易让学生的声音做到统一。
(3)合唱的曲目选择最初可选用音域不宽、两声部节奏简单的短小的二部合唱。先欣赏范唱,让学生对歌曲有完整的印象。然后再分声部教学。
(4)教师要具备很好的音乐素养,能在合唱教学中做到“一心二用”,即口里唱着高声部,琴却弹奏低声部旋律。这样也培养学生听别人的声部旋律唱自己的声部旋律,在听唱的时候将自己的声音向别的声部靠拢,从而达到声音和谐的目的。
(5)教师要掌握标准、清晰、明确的指挥手势。有句铭言说:没有不好的歌队,只有不好的指挥。这就是说指挥在合唱中有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和学生经常配合,让学生熟悉指挥的手势,了解指挥的涵义。
(6)教学中多给学生欣赏合唱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拓宽音乐视野。在指导学生欣赏的过程中,要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感情及音乐产生的和声美等方面来引导,提高学生对合唱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