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音乐知识 > 中国音乐史 >

中国传统音乐(三)

作者: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1-31   点击:

  北宋是中国文化大整理的时代,宫廷主持编篡了数部大型类书,这些大型类书中就有多达五千余卷的《道藏》,它的整理与刊印说明了统治者多么重视道教。最可贵的是,这部书中收录了道教音乐的曲谱集《玉音法事》,它包括从唐代到宋代的道教经韵曲谱50多首,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道教音乐曲谱集。该曲谱采用曲线记谱法,属于备忘式的乐谱,不经口传难于译唱。
  道教斋醮音乐分为声乐与器乐两部分,声乐形式是斋醮的主要部分,有独唱(通常是主持科仪的“高功”、“都讲”担任)、齐唱、吟唱。乐器用于法事中的启始、结尾、唱曲间奏以及舞蹈性的对列变换、禹步场面。声乐体裁有“颂”“赞”“步虚”“偈”。歌唱音乐大多采用分节歌形式,歌体结构单纯,多用上下句或起承转合四句式,大型多段体的套曲则根据仪式内容而有繁复的规定。道教斋醮名目繁多,主要有:水灾、旱灾、虫灾、雷击、瘟疫、伤病、诞辰、葬礼、度世救人、长生成仙。仪式的不同也使音乐的安排随之变化,而且因地而异。
  (四)
  一般说来,进入明清时代,随着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儒、佛、道,三教合流的趋势日渐上风。反映到音乐上,民间寺院道观在日常生活中采用的仪式音乐,佛、道、俗三者已经不加区别。根据明代道教音乐谱集《大明御制玄教乐章》(采用工尺谱记谱,共收道曲14曲)、《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及《圣母孔雀明王经》等有关道教音乐的记载,明代道教音乐既有承袭唐宋元三代之旧乐,又吸收了南北曲音乐的新制道曲,甚至把《清江引》《一定金》《采茶歌》等民间小令皆吸收入道曲中。这种现象在佛教音乐中也是一样。如上所述,自梁武帝萧衍起,佛教就开始用清商乐形式演奏佛曲,唐宋之后,则大量吸收南北曲音乐。例如现在保存最早的寺院手抄谱本枣北京智化寺“音乐腔谱”。在中国北京,有一座十分着名的寺院“智化寺”,它初建于明代正统十一年(1446年)。这座寺院的主人王振,是明代宫廷中最有权势的阉官之一,智化寺就是他的家庙。寺院中豢养着一批演奏笙管乐的艺僧,他们师徒相传,一代又一代,到1953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的音乐学家们对该庙采访时,按庙里的辈份排定,寺院里的和尚们已传至第二十七代。寺院的藏经阁中保留着一本抄于1694年的乐谱。这些曲谱所用的谱字保持着非常古老的写法,最为重要的是,寺院里的艺僧们仍然可以演奏这些乐曲,并可以韵唱全部的乐谱。这说明,这些音乐作品,已经至少流传了三百年。据音乐学家的统计,这些乐曲有三分之二的曲目名称与中国唐宋时期词牌的名称一样,这证明:明清两代佛教音乐的主要来源是唐宋时期流行的词乐。
  (五)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在宗教仪式中,用纯粹的器乐形式作伴奏背景之用十分普遍,而对于主要在室外举行仪式活动的佛教、道教来说,都采用了中国器乐品种中最适合室外演奏的一种形式棗笙管乐种。
  笙管乐种是民间鼓吹乐中风格上最庄严、清雅的音乐艺术,它与以唢呐为主奏乐器的吹打乐不同,由于这几样乐器编配产生的风格上的特殊韵味,特别具有宗教仪式所需要的清虚静恬的气氛,它几乎成为中国各地寺院道观中采用的最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我们所说的宗教音乐中的器乐部分也主要是指笙管乐种。


  笙管乐种的乐器组合一般为:管子、笙、笛子、云锣,配以鼓、铙、锣等打击乐器。主奏乐器“管子”,古代称筚篥,属双簧气鸣乐器。多以木制,上开八个音孔(前七后一),以质硬的芦苇制成双簧哨子,常用更换大小哨子的方法调定音高。根据管身粗细长短不同分为大中小三种。小管音色尖锐高亢,演奏技巧有打音、颤音、涮音、花舌音、滑音、泛音等。管子在历代宫廷音乐、寺庙音乐中均为主奏乐器,故称“头管”,广泛流行于僧、道宗教音乐中。


  笙是中国最古老的簧管类和声性乐器。传统笙制,名称上有“和”、“笙”、“竽”之别,形制上有方、圆、大、中、小之别,簧管数目有13、14、17、19、36簧不等。常规笙的制料,采用铜制圆形斗座,上插竹制管苗,周遭排列成马蹄形,右留缺口,容右手食指插入。管苗底部装有铜制簧片,定音调律。笙是定律性乐器,广泛应用于民间戏曲、鼓吹乐队中。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QQ:3999112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