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在音乐课中的运用
一、概述
21世纪以来,信息与通讯技术以其强大的力量充斥着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为了适应这个时代信息量大量增大的要求,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目前,许多学校在教学中都利用了信息技术之类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无疑,这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水平,对实现教育现代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辅助了音乐课程的教学。然而,在实施信息技术教学的环境下,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大量运用信息技术,认为这样就是符合课改精神的优质的音乐课。这样的误解,直接导致了教师盲目的运用信息技术并夸大其效,造成了过分使用过于泛滥的情况。
二、音乐教学观念的引导与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在教学模式中,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化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它给教学过程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状态。因此,它的出现,促使着教师在教学观念以及教师角色上寻求转变。信息技术的介入,在丰富了课堂的基础上,也给教学环境和学生营造了更好的学习氛围。所以,教师的转变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的角色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作为整个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设计人与学生成绩的评定人。教师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它是传授知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课改后,很多全新理念的提出给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它强调教师需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原本“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成师生间平等的交流。因此,这就需要教师角色的转变。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应当更需要注重音乐与其他学科的相关联系。而信息技术的诞生,恰恰,对营造这样的气氛,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专业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同时,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更多的欣赏音乐、感受音乐,让教师的讲解作为辅助。而在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事先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得到提高。对于这点,信息技术的使用提供了一种便利。这使的教师在教学中,始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更好的将教学观念的引导作用与信息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学生营造更好学习音乐的环境。
三、音乐本体的回归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新课改之后,许多音乐教师对于音乐的性质、理念把握不能很到位,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理解出现偏差,形成了一些“看似热闹,实则无效”的音乐课,这些课更多的注重了音乐课的形式和表面所带来的效果,忽略了音乐课的本体,使其成为了其他课程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综合课。
首先,信息技术的运用抑制了备课。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在一方面,在课件中,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东西,这使得它给教师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的备课受到了相对的抑制。在原来传统的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找寻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来丰富教学,以此充分调动教师自我的能动性。这样的话,既能展示出自身的专业能力,又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教学时调控好教学进度,可谓于一举两得。然而,信息技术的加入,部分教师会发现,课件中包含了很多丰富的内容,之后,自身准备课件的动力就会大大减弱。从内心就会产生厌恶于备课的过程,总会认为,反正有现成的,无谓于自己再费大力去制作一份课件。这样信息技术的使用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备课的过程。
第二,信息技术的运用重复了书本知识。 信息技术将书本上的歌谱还有需要扩展的知识,都照搬进了电脑的“肚子”,学生几乎可以不去使用书本,这就使得,原本可以通过书本让学生了解的东西,却把它搬到了课件中,书本的作用被淡化,成了可有可无的状态。
第三,重复使用课件。不管上到什么样的课,课件永远都是一个模式,缺乏了创新与新颖,学生可能刚开始接触时还认为很新颖,但经历过一段时期以后,可能就会感觉乏味。这使得在某一程度上,教学质量就没有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