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葫芦丝教学中技巧的应用与情感表现

作者:阮韦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0-11-25   点击:

  [摘要] 作为一种吹奏类乐器葫芦丝演奏过程当中既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应用,也应该有充分的情感表现,这既是提升葫芦丝演奏水平的本质要求,也是小学葫芦丝进阶教学过程当中所必须有效解决的核心问题。对此,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及演奏经历,在分别论述葫芦丝演奏当中的气息、舌头及指法技巧的基础之上,针对各自技巧下的情感表现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与总结,旨在为今后的教学调整与改进积累更多的经验并获得更多更具有效性的指导。

  [关键词] 小学; 葫芦丝; 技巧应用; 情感表现

  小学葫芦丝的最终教学目标不应仅仅是能够演奏一些曲目,为了能够为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就需要通过教学为其提供一个更具适用性、专业性的指导。在器乐演奏过程当中,技巧应用与情感表现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两大重要演奏要件。失去情感而单纯追求技巧,就如音乐作品丧失灵魂般变得索然无味。失去技巧也就大大降低了音乐作品情感的表现力,甚至可以说即使情感已内化于心,但也无法外化于声[1]。所以,在小学葫芦丝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引导与培养学生能够准确感知作品情感的基础之上,基于作品情感的需求应用技巧,基于技巧的应用来做以不同的情感表达。

  一、教学现状及反思

  新时期,在素质教育观念及模式的指导之下,小学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也逐步向着多元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其中,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开展器乐类教学,比如葫芦丝教学,既有助于丰富教学的发展内涵,也有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结合现阶段小学葫芦丝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于葫芦丝这项器乐怀有较为浓厚的兴趣,课堂学习氛围也较为活跃,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具备了对技巧的初步应用能力。但是,就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学而言,由于起步较晚,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相关实践不够成熟,导致器乐教学在具体推进过程当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学生在进行葫芦丝曲目吹奏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技巧应用与情感表现的融合上还存在较大不足,单纯从技巧应用角度来看或许已经达到基本的操作要求,但是情感表现还较为欠缺。对此,教师往往寄希望于通过多练习以实现情感表现力的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却不够,也并未进行科学化、系统化设计,致使学生即使反复练习,但由于未能接受到更为专业、及时的指导,结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2]。

  二、小学葫芦丝教学中技巧的应用与情感表现

  ( 一) 气息技巧与情感表现

  1. 合理应用呼吸技巧

  掌握气息运用技巧,是葫芦丝演奏的基础能力。一般情况下,一个成年人呼吸频率在16~ 18 次/分,而此时的空气吞吐量也不是很大。然而,在葫芦丝演奏过程当中,由于需要对乐曲情感加以表现,一般情况下的呼吸节奏及空气吞吐量此时发生了变化。人体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鼻腔来完成吸气与吐气,而在包括葫芦丝在内的诸多器乐吹奏过程当中,伴随着或快速或悠扬的旋律,单纯依靠鼻腔并不能够有效达到气息运行要求。于是乎,吹奏者就需要口鼻同时来完成。对此,教师需要基于有效的训练来培养学生掌握并使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以此来提升气息运用技巧并最终实现情感的传达。具体来讲,常见的三种呼吸方法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法。其中,就胸式呼吸而言,是一种主要在胸部完成呼吸的模式; 就腹式呼吸而言,是一种主要在腹部完成的呼吸模式,其中也会有横膈膜的参与,所以腹部呼吸又被称之为横膈膜式,这种呼吸方法运用于人体自由呼吸和睡眠状态中; 就胸腹式呼吸而言,是胸式与腹式呼吸模式的结合,也综合了二者的优点,极大提升了吹奏者对于气息的存储量,该方法也是包括葫芦丝等在内的管乐器吹奏过程当中所极力推荐的一种呼吸方法,尤其适用于乐句不太长、音量不太高的吹奏过程[1]。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葫芦丝气息的运用与其他吹奏乐器比较不同的是,葫芦丝吹奏过程中,越是高音气流就越弱,其中尤其是“5”“6”两个高音,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力度和强度,运用较短和较轻缓的气息来吹奏。

  2. 灵活运用气震音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