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选修课程,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很好的起到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另一方面,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性格品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将小学音乐教学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探讨了小学音乐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对策,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从而大大提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心理健康 教育 小学 音乐教学 融入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不断关注和重视,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实现小学音乐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充分结合。因此,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这一话题成为了教育行业关注的焦点。为了最大限度的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小学音乐教师要针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将小学音乐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以保证小学教育事业能够朝着积极、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的发展,以保证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音乐教学之间的充分结合,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有利于学生从音乐的角度形成健全的人格,避免心理的畸形发展,从而实现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融合,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小学音乐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对策
为了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音乐教学充分的融合起来,现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大大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自由的音乐教学氛围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拥有一颗爱心,真正的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宽松自由、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做人素养,例如: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信任他人和关爱他人,[2]让学生在充满爱心的校园环境中茁壮成长,这样一来,有助于小学音乐教师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师在设计音乐教学活动中,要有效的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性格特点,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对于那些表现能力强的学生,小学音乐教师要有赞美的眼神和手势,[3]让他们感受到被表扬的快乐,对于那些拘謹、羞于表达的学生,小学音乐教师要采用摸头的方式,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小学音乐教师的关爱,从而有效的消除学生不平衡的心理,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自信心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有着直接性的联系,学生兴趣的培养是保证学生能够自信唱歌和表演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丰富和提高音乐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效率和效果。除此之外,小学音乐教师还要加大对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力度,保证每一节音乐课的结束之后,为所有学生提供自由表演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体验到表演的快乐和喜悦,首先,小学音乐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通过让表现力比较强的学生带动表演能力欠缺的学生进行表演,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表演自信心和表演欲望,久而久之,通过运用多种音乐活动形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唱歌能力和表演能力,关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一定要引起小学音乐教师的足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