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通过分配角色完成音乐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改善了学生们对于初中音乐课堂的固定印象,还将歌曲中的人物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学生心里,便于学生形成深刻记忆,不自觉的将本人带入角色当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感受音乐的美好和神秘。
2.3 增加合唱环节,加深情感印象
音乐的学习方式有很多,合唱是其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合唱可以增强学生们对音乐的感悟与学习,增强集体凝聚力,为音乐教学提供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采取合唱的方式,让学生们在集体里激发情感,提升学习动力,真正的感受音乐。在合唱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敏锐的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们在集体中取长补短,培养默契。
比如,在演唱《祝你平安》和《友谊地久天长》这两首友谊之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通过全班大合唱,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然后在分小组教学,让学生们在小组内相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体来提升学习音乐的趣味,在同学们在音乐合唱当中,逐渐理解团体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集体情感,同时也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歌唱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音乐环境,并且在其中取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总结语:
总而言之,将情感教育渗透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顺应时代教育背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在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合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增强音乐学习的情感体验,更好的了解音乐魅力,有效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音乐教师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更好的开展音乐教学,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教材,创新教育理念,联系实际生活,将情感教育完美的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确保九年级学生在初中音乐课堂,深刻体会音乐的魅力,拥有良好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殷佑琦.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5):203-204.
[2]刘玲.情之所至,音之所生——论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7):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