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序曲的音乐学分析

作者: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郭轩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2-02-05   点击:

  四、从序曲的看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的音乐性 (一)从“精灵主题”和“恶作剧主题”对《仲夏夜之梦》中的丑角分析

  “精灵主题”序曲中重要的主题,这个主题的反复出现,贯穿整个乐曲。在“精灵主题”四次出现中穿插了爱情主题、忧伤主题、工匠波顿以及精灵的恶作剧主题、公爵号角主题,时而优雅抒情、时而顽皮、时而庄严,旋律轻盈、灵巧、跳跃,贯穿始终奠定了全曲的基本情调,将戏剧情节一一展开。莎士比亚塑造的精灵形象,为了突出他们的魔术师功能,所以他们又不可避免地带有神话传说中英雄所具有的两重性格特点,既是造物者,又是恶作剧者。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将小精灵帕克当作自己的化身,参与故事当中,将故事情节弄的复杂多变,同时又在最后将一切回归原位,修正了两对恋人的爱情秩序,成就了他们的美好姻缘,又戏弄了仙后,产生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又为解决仙王仙后的矛盾创造了条件。给读者带来一场超凡的、完整的情感盛宴;同时又希望读者可以永远沉浸在自己为读者编织的美梦中不要醒来。

  “恶作剧主题”中最后四个音模仿驴叫声,用来塑造了另外一个丑角波顿,在《仲夏夜之梦》剧中波顿具有一般小丑滑稽幽默的特质却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在小丑波顿的参与下,其他人的言行无一例外的丑角化。神圣的仙王仙后,温柔的情人,情同手足的朋友最后演变为仇人、情敌,各个面目可憎,言语粗鄙恶毒。门德尔松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戏剧特点,用模拟驴叫来表现这种特殊的艺术效果。

  (二)从序曲中主、副部主题的对比看《仲夏夜之梦》的二元对立结构

  从门德尔松的序曲中,我们不难发现莎士比亚笔下的《仲夏夜之梦》人间与仙界、庄严的宫殿与幻化的森林、美好的爱情与荒诞的闹剧在巧妙的戏剧结构形式下冲突对比,跌宕起伏,带给我们的却是和谐统一,满含深意的戏剧感受。从门德尔松序曲中主题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充斥着一种西方思想二元对立观念。从故事场景来看,魔幻幽静的森林和郊野代表着梦幻、自由、触不可及,而仙王仙后居住生活的宫廷代表着克制、伦理、秩序。

  《仲夏夜之梦》正是描述了统治和权力下,相恋的人选择魔幻的森林和郊野去追求自由与爱情,逃离规则和父权的压迫,在序曲中精灵主题的贯穿全曲正是门德尔松为塑造自由与平等而创作的,也反映了门德尔松与莎士比亚相同的爱情观。

  从音乐的美学角度去分析,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自律性的特点造成了音乐本身和听众的之间的关系本身也是二元对立的。戏剧演出也有同样的美学意义,创作者和舞台上的演出和观众之间,也是一种二元对立关系,艺术作品的目标和主旨何在,观众的建构与诠释很大程度上与创作者本身也是处在对立的两个方向上的。

  结 语

  门德尔松创作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是一部戏剧冲突强烈的浪漫主义艺术作品。通过不同音乐主题塑造了角色、不同音乐主题的连接和剧情一同发展、不同音乐主题性格迥异为戏剧的冲突添加了浪漫的色彩。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是对莎士比亚浪漫主义和人文主义作品风格最好的刻画,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阐释了音乐的文学性,用模仿、刻画等手段模拟人物音响,用乐句作为画笔描绘中戏剧中场景,是美术、音乐和文学多种艺术形式的碰撞,也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再次去漫游于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

  不同的旋律形态,描写的是戏剧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十六音符的上下起伏描写着精灵的轻盈活泼,下行九、十度的乐句模仿驴的叫声惟妙惟肖,滑稽幽默的丑角活灵活现。神秘幻化的和弦带给我们的音乐背景,告诉读者这是一个发生在神奇世界里的爱情故事,庄严的号角声又带我们来到严谨的法律和庄严的宫殿前。

  音乐本身无法完全描述戏剧,但当音乐与戏剧作品相结合,音乐让戏剧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层,也扩大了戏剧的张力,具有感性的,超越语言表达的优势。从序曲中我们看到了莎士比亚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场景特点、戏剧结构。莎士比亚用轻松的喜剧氛围中探索了爱情观、权力和社会,门德尔松通过奏鸣曲式完美的再现了莎翁的《仲夏夜之梦》的戏剧特点,在旋律和配器上,又不失为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从自律和他律两个美学维度都是一首完美的作品,是一次戏剧与音乐艺术的完美碰撞。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