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乐记》思想视角下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思政原则探析

作者:天津市卓群中学 王墨涵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11-28   点击:

  (二)乐以治心—运用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个人品德

  荀子曾说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音乐的德育功能属性来自音乐之美,这种形式美能使人心不设防,无形地“催人”快速向善。音乐能帮助学生将思想道德要求从外在的束缚,逐渐转化为个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内驱力会令学生最终真正成长为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有更强的责任感,帮助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个人品德。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可以看出欣赏的过程是由物到心的,是从“审美感知”到“产生情绪”再到“分析原因”,是由客观引起主观感性再到主观理性的过程。因此,无论教育对象的年龄和理解力如何,教师都应在带领学生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以学生更易理解的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到优秀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对自律、自省等高尚情操的歌颂,进而在心理上更贴近优良品德,一点一滴地将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转变到最趋近正确的发展方向。

  (三)乐通伦理—运用音乐作品影响学生看待他人的态度

  “乐者,通于伦理者也”,其中,伦理主要是指物与物分类的条理,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秩序等,简言之便是主体与其周围人、事、物的相处之道。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进退有度、谈吐有节,便是人与周围人、事、物相处和谐、融洽的外在体现。

  而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借由相关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演,体会与他人、与社会相处的角度和观点。例如,一系列讴歌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之道的歌曲,以及疫情防控期间大量的歌颂舍己为人精神的音乐作品等,均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该如何看待他人,学会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养成感恩、宽厚、无私、豁达等优秀品质。

  (四)移风易俗—运用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

  在比较早期的社会形态下,信息沟通并不充分,社会组织分工也不够庞大和细致。此时,音乐作为人们主动传递的少数艺术形态,“体现出一种强大的团结力量和记忆机制,它不断地强化共同的目标而显示出号召力和凝聚力”(9)。彼时的音乐,是上治者能够选择的最佳的思想教育资源。而如今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衔接顺畅、联系紧密,音乐依然作为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社会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艺术形式,在思想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五)乐得其道—谨慎选择音乐作品进行教学

  《乐记·乐象篇》中云:“‘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是故……广乐以成其教,乐行而民乡方……”音乐是能够令人获得精神满足和愉悦的艺术,但品德水平不同的人从中所得的满足也不同—君子满足于在音乐中悟得做人的真谛,而道德层次较低的人从音乐中追求的是感官的刺激。书中认为,推行符合典雅光明、真善美的音乐能够教化民众,能够令众人都朝着更正确的方向迈进。

  这段文字涵盖了两个中小学音乐课程思政的原则。其一,品德高尚的人不会仅满足于视听感官的刺激,而是注重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人类的高尚情操和崇高追求。其二,恰当地选用符合社会倡导的意识形态,且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高雅艺术品位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这与2011年版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所提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以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及的“学生核心素养”观念相呼应。在基础教育中,教师不应仅仅教授音乐技能,也不能满足于带着学生体会音乐文本天然的“美感”,而要更深层次地剖析和理解作品背后所呈现的情感厚度、思想境界和价值取向,体会由音乐作品天然的美感这个“血液”一同输送到学生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氧分”,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乐记·乐本篇》中有“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的表述,认为声音虽只是物质材料,但却是人们内在世界的一种外在彰显渠道,因此也属于感性材料。艺术作品可以看作是唯物与唯心世界观的联结纽带—客观世界的音乐是创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映,体现了创作者的品德、好恶和世界观,而音乐创作者的品德、好恶和世界观又会通过作品影响欣赏者。

图3

  如果音乐创作者的品德高尚,就会创作出蕴含真善美的音乐作品,进而将这些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传递给听众,听众接收到如此的音乐作品后,会不自觉地将这种正面的心理暗示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世界观,形成更为积极的群体意识形态。在这样的群体意识形态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音乐创作者又会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如果引导得当,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就会与音乐作品的创作呈现良性循环的关系,反之则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因此,那些说“只关注作品,不在乎创作者人品”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做艺先做人,如同师者的师德永远高于所谓授课技巧一样,艺德也一定高于艺术创作者的创作能力和表演者的表现能力。

  此外,需要引起教育者注意的是,从目前教学一线反馈的情况来看,中小学生对国外流行音乐的关注和喜爱程度变得越来越高,这种音乐认同感很容易转化为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认同感甚至道德认同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音乐课程思政教育的紧迫性。因此,教师授课时使用的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的,更能够体现中华民族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音乐作品,且作品的选用应分层次、有逻辑,切不可随意而为。

  四、《乐记》思想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局限性

  时代在变化和进步,两千余年前的《乐记》显然不能够满足当今音乐思政教育的全部需求,其有着很明显的时代局限性。我们要思考,除了可以继承的思想和可以借鉴、保留的经验之外,要摒弃哪些已经落后的思维或做出哪些调整呢?

  (一)音乐的自律与他律

  《乐记》中支持并发展了孔子对于“郑卫之音”的抨击与否定态度,而孔子的这种态度,其本身重德轻艺的倾向过于明显,完全用“善”去制约“美”。音乐究竟是“自律”还是“他律”的?音乐到底应该注重形式美还是内容思想美呢?

  私以为“自律”与“他律”可以辩证来看,并不是非有即无的对立关系。在纯音乐文本创作的思维中,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自然应当以听觉感官的“美”为主要追求,但如果失去了文本的形式美,那便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一旦将音乐放置在社会环境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那么注重思想与内容的表达就无可厚非了。无论魏晋时期唯物理念的《声无哀乐论》,还是走向神秘虚无的“大音希声”论,终还是承认音乐会触及人的内心。因此,当代音乐教育中所采用的教学材料,应当注意其思想性与音乐性的平衡,完全只顾听觉享受或者一味说教的音乐都不是理想的教学资源,“尽善尽美”才是音乐作品的理想状态。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