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音乐教学策略探究——以高一《色彩斑斓的印象派》单元教学为例
心理学研究表明,体验活动会增强人体对感受器的刺激,使感觉更敏锐、强烈。由于高中生对印象派音乐没有足够的感知经验和内化水平,单靠听教师讲解的方式进行学习,往往是无效且乏味的,也不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借力信息技术学科的体验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注意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创作、联系的学习与展示机会,带来更具多样化的审美体验及可迁移能力。
三、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核心的学习任务,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对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它体现了7“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我们打破高中欣赏教学中常见的“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围绕学习目标设计了“创设真实情境,寻找音美共性”、“深入音乐要素,体验风格特征”以及“联系实际生活,提升艺术素养”三大学习任务,分别指向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编创能力以及探究意识。其中学习任务一和学习任务三又囊括了两项子任务,学习任务二囊括了六项子任务。具体如下(图2):
图2:学习任务框架图
以上三项学习任务,笔者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具体的学习手段和方式展开教学: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深度学习作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载体,强调教学中真实情境的创设。它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一是为了打通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联,让学生明白所学的东西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二是通过把知识情境化、生活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迁移。就音乐学科而言,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可以有多种方式,课标中也提出可加强与文化艺术部门的联系、参观艺术团等建议。笔者在本节课中,为学生创设“参观印象派画展,完成学习任务”的生活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将遥远陌生的印象派音乐与学生真实的生活场景发生关联,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价值和意义,有效引发他们对印象派音乐的深度思考。与此同时,本课还将真实情境的创设贯穿于教学始终。如,在探究印象派音乐旋律特点时,通过美术馆讲解员的角色创设,将学生带到莫奈《鲁昂大教堂》前,请学生近距离观察画作局部并分析印象派画作的笔触特点。又如,教学最后一个任务,借助印象派艺术特点,寻找生活中的印象派艺术元素。这些都是将课堂学习与生活情境紧密关联的体现。
(二)巧用学习道具,形成听觉思维
音乐是听觉艺术,其本质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习道具作为课堂的辅助,能够让一些抽象的音乐经过各种媒介展现出来,变得具体化,进而帮助学生建构深层次的听觉思维。面对晦涩难懂的音乐作品,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理解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征是本课最大的难点,也是很多教师始终无法突破的教学瓶颈。我们通过以下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来分析如何巧用道具建构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表1),o
表1:教学流程对比图
在设计一中,教师仅通过概念化的语言强塞给学生关于印象派音乐的知识,并没有提供给学生自主构建、同化顺应的学习平台,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也没有被唤醒。这样的学习并没有建构起关于印象派音乐特点的听觉思维。当以后再次遇到印象派音乐时,学生依旧无法进行准确辨别。
设计二的教学过程则较清晰地体现了听觉思维的建构过程,首先运用iPad模拟键盘,从学生演奏熟悉的j《生日歌》旋律入手,在体验中唤醒大调式的相关音乐经验,然后随着全音阶的听辨学习,及运用全音阶进行《生日歌》的改编,体验全音阶朦胧、神秘的音响特点,实现了新知的顺应与概念化。最后再进入两首《月光》主题的辨别,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经验的唤醒到经验的应用,完成了自主构建新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有效理解了印象派音乐特殊音阶调式运用的特点,这样的学习体验才是深层次的。
(三)采用同伴互助,实现自主建构
合作学习中团结协作的生生关系也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因素,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最好场所。笔者在本课教学中,依据学生的键盘演奏和音乐感知能力强弱进行分组,强弱搭配,互学互助,每位同学都有明确任务,共同参与最具挑战性的教学重难点内容展开合作学习。
我们从特殊的绘画笔触出发,运用学生已有音乐经验,将小组成员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共同尝试对《生日歌》的旋律进行创意改编。由音乐素养较好的同学提出改编建议,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并转化为全组共同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自主的音乐实践活动,真正理解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征。
四、结语
学习内容的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跨学科和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能促进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整体联系与建构,并形成深层次联结,实现从知识、技能的掌握到意义建构的发展,提升解决综合性复杂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知识的讲授者,而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构建思维、自主获得知识的引领者,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与合作探究的机会,促进深度学习的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