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新型声乐课堂的构建
第二,构建新型声乐课堂立体教学评价,完善学生声乐学习的过程性管理。通过双向监管模式,明确各个阶段评价的时间节点,通过线下课堂教学、舞台实践、艺术赛事和线上指导,形成对学生全程立体的教学评价。
第三,建立线上线下联合教学资源库。随着互联网教学资源的开发,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获得全国各地名师讲授的专业知识和名校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对资源平台进行整合与使用,整理和收集音乐类网络资源平台,如文旅中国、中国文艺网以及中国音乐家协会等公众号,各大专业艺术院校网站等,将内容整理归入学生学习指导手册,以此形成声乐教学线上资源库,服务于声乐课程教学。
通过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有效提升声乐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根据专业需求,重新梳理教学目标,以结果为导向反推教学要求,将阶段性目标细化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并对两部分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将部分需要更多网络资源和影音资料的课程放到线上进行,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将需要面对面解决的难点放到线下进行,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线下线上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统筹安排好每学期或每学年阶段性教学目标,具体到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对每节课作出明确要求,并对学生作出教学要求,明确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声乐学习曲目进行线上预习,比如在拿到教师布置的一首声乐作品后,首先要在线上搜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对线上的演唱示范版本进行完整的模唱,教师可在线上检查学生读谱、咬字发音是否正确、作品理解是否正确。通过线上专业预习,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从而更高效地衔接线下专业课堂学习。
此外,声乐学习曲目线上回课也是声乐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传统的课堂模式比较单一,而通过线上回课制度,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课后练习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线上教学,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目前的歌唱状态,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因此,教师要应用好网络资源,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对声乐专业学生而言,个体丰富的乐感事实上要比演唱技术更为重要。乐感,顾名思义就是对音乐的感知,这是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能力。当然,技术也非常重要,只有精湛的技术加上好的乐感,学生的专业演唱能力才能有所提升,艺术作品的表达才能真诚动人。因此,要根据阶段教学目标设定引导乐感表达的系列作品,做到有章有序的乐感开发。在线下的课堂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气息训练、发声练习、歌曲演唱处理以及声乐表演等演唱技能的实训。教师可以通过线上课堂借助名家视频和音频去深入讲解线下演唱练习曲目,引导学生利用听觉来感受音乐中的旋律。旋律作为音乐的“灵魂”,是作曲家思想和内心情感的高度凝结。学生可以通过聆听大量在线作品,练习不同情绪、不同强弱的表达,并将这种听觉记忆储存在心中。随着听觉记忆的增加,乐感也会随之提升。通过线上线下的合作,可以将演唱技能与乐感培养完美融合,并通过期末汇报、专业汇报、习唱会等舞台实践和艺术赛事进行检验。
第三,充分运用线上直播和录播的功能,对声乐学习演唱基本理论要素进行录制。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对常规演唱要素的系统性讲解进行录制,结合运用直播与录播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可以观看回放,按不同的个体差异理解消化专业理论知识,并做到结合自身在线分析,举一反三,加强课后学习与巩固。
实现线上线下家校联动,完善声乐教学监督评价机制。
第一,家校双方要密切联系,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优势,形成教学合力。家校双方可以在线上随时随地打开直播间,进行在线面对面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在钉钉平台举办家长交流会,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专业学习情况,建立家校之间的学习情况对接。
第二,教学过程的有效监督。如今的艺术教学评价多为课堂和舞台两大方面,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性管理有所不足。开启线上监管模式,在线上进行日常监督、训练打卡,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更有助于形成对学生专业学习的立体评价。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面对面沟通,同时充分利用线上教学优势,布置课后复习与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将演唱作品音频以打卡形式上传至平台,利用好互联网的收发作业功能,以提升线上教学效率。
第三,教学评价的全程立体化。充分结合线上线下,形成对学生的全程立体的教学评价,生成个人的教学评价表。同时,每个阶段的教学成果必须跟上时间节点,及时进行教学检测,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没有变革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新型声乐课堂的探索是趋势所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摸索与检验,接受并适应互联网模式,逐步将有效性教研落地,实现线上线下联合教学,将成为当下声乐专业教学的重点。
注释
1[1]刘浩.“互联网+”声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艺术评鉴,2022(2):126-128,136.
2[2]张坚,张智斌.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兼论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2):134-138.
3[3]刘思丝.地方综合师范院校声乐课程线上教学效果分析[J].北方音乐,2020(23):190-192.
4[4]吴沁柯.互联网时代下的声乐表演混合式教学探究:评《高校声乐教学的歌唱技法与历史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9(9):146.
5[5]周子翔.高校美声声乐教学课程的互联网平台开发[J].戏剧之家,2017(10):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