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新时代视域下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与发展探析

作者: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邹理 钟绍兵 倪超群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11-16   点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以刘三姐歌谣为代表的民族民俗文化开始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我国首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包括了刘三姐歌谣,其具有强烈的文化感染力,是壮美广西的深刻体现,是壮族人民的心灵依托,为引领乡风文明作出了重要作用。然而刘三姐歌谣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传承问题,刘三姐歌谣在乡村振兴的视界下如何重新迸发生命力,这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传,中华文化最扎实的根基就在乡村。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最大的决策就是乡村振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首先要发展乡村产业经济,而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就在文化上。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文化价值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各民族在历史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并通过歌谣对文化民俗内容进行传唱,从而形成各地区特有的民族特色。刘三姐歌谣是广西河池市宜州区的优秀民俗文化,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培植于优秀民俗文化土壤,充分挖掘传统民俗文化的内在驱动力,让乡村全面振兴。说到底,民俗文化就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维持生活的文化,它是民众的一种精神需求。近年来,广西以东盟为立足点,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国家的门户,以其优越的区域位置将成为东盟国家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窗口,使刘三姐歌谣在国际舞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刘三姐歌谣,在这一背景下,传承问题也亟待解决。

  一、何谓刘三姐歌谣 1、刘三姐歌谣的由来

  刘三姐歌谣简单来说就是刘三姐所唱之歌。歌谣是歌和谣的合称。歌一般指的是少数民族的口耳相传的民歌,而只说不唱的则被叫作谣。广西被称作是山歌的海洋,广西的少数民族则是这海洋的缔造者。对于至今仍然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歌谣,各少数民族都有不同的称谓,壮族称之为“欢”,京族叫“哈”,侗族叫“耶”。壮族民间一直流传有刘三姐的故事。据目前可考的资料来说,有关刘三姐记载的最早的文物史料便是广东省阳春县春湾镇铜石岩石刻“乾化乙亥重阳日,刘仙三姐歌台”(按:乾化乙亥即五代十国后梁乾化5年,公元915年)。根据铜石岩的石刻我们可以得到几个关键的信息。第一,刘三姐确有其人且是一名歌者身份。第二,刘三姐存在于乾化乙亥这个时间线之前。第三,“仙”字表明刘三姐的身份受人尊崇。其他更多的记载则多见于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和文人笔记。刘三姐在民间被称为“歌仙”,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有关她的传说和歌谣流传的最广、内容全面。因而,河池宜州区作为刘三姐歌谣最具代表性的地区,被赋予了“刘三姐故乡”的称号。

  2、刘三姐歌谣的主要内容

  据河池市宜州区文化传承中心对刘三姐歌谣的调查,刘三姐歌谣主要有生活歌、生产歌、爱情歌、仪式歌、谜语歌、故事歌和创世歌等七个类型。每个类型的歌曲内容都饱含壮族人民丰富的文化内涵。具体为生活歌包括生活苦、媳妇苦、单身苦、长工苦、孤儿苦和鳏寡苦等六个内容。生产歌包括了壮族人民对勤苦劳动的赞美与自豪的赞颂,大多反映男耕女织、渔猎樵采等劳动内容以及传授劳动工具的使用技巧,甚至是描述农忙时令与天气变化等。爱情歌则是壮族青年男女表达对爱情的向往的一种方式,包括想见歌、赞美歌、结交歌、离别歌、相思歌以及热恋歌等。仪式歌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分别是诀术歌、节令歌和礼俗歌。诀术歌又叫巫术歌,是在举行某种仪式的时候才会颂唱的歌诀;节令歌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节令确定一年的耕作时间而唱的歌;而礼俗歌主要是嫁娶、丧葬、乔迁和满月等场合才会吟唱。谜语歌包括农事、生活、动植物以及有关天文地理等方面的谜语,体现了壮族民众的智慧结晶。故事歌大致分为历史故事歌和壮族原生故事歌,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以及《打柴郎与仙女》等。而创世歌则是壮族人民的传说改编而来的歌曲,主要有《开天辟地》《盘古兄妹造人》《布伯》《水泡天门》等。

  3、刘三姐歌谣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球的开展,我国政府在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决定:批准于2003年11月3日在第32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是中国政府承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承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合法地位。随后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通知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紧接着2006年,刘三姐歌谣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刘三姐歌谣发展困境

  1、现代文化冲击。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国策,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种潮流文化如潮水般涌入国内。传统文化在经历挫折之后还没来得及恢复,以各种新媒体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电视、电脑等便迅速席卷国内社会。导致潮流文化疯狂挤压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尽管刘三姐歌谣通过电影《刘三姐》曾享誉大江南北,但是其许多传承人也深刻意识到了现在网络新媒体对民族歌谣所带来的巨大冲击。

  2、民族语言式微。

  语言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达形式。刘三姐歌谣正是以壮语这一语种作为文化表达形式代代相传。随着国家的政策扶持,许多民族逐渐融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新生代的年轻人们对汉语普通话的认同感甚至超越了民族语言壮语。许多壮族青年对本民族的语言都无法完全掌握,甚至是“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又谈何用壮语歌唱歌谣呢。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的生命之源。在这一趋势下,刘三姐歌谣如何实现原汁原味的传承和发展成了不少传承人的担忧问题。

  3、传承途径有限。

  当前,刘三姐歌谣的传承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演出表演的传承形式;二是通过网络与大众媒体的传播与推广。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线下演出和线上传播的形式互补传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从受众群体的角度来看,由于当前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体现在农村地区则表现为青壮年群体外出务工、劳动力流失、农村“空巢老人”增多等,演出表演的观看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并且对青少年群众吸引力不足;从传承人的角度来看,歌唱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不仅面临着老龄化的困境,也出现了后继无人的传承现状。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