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灵感互换 接续创作——歌曲创作课创新策略探究

作者:中国音乐学院 胡廷江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11-01   点击:

  摘 要:围绕“学生中心”的理念,歌曲创作课程致力于打破传统创作类课堂局限、僵化的教学痛点,立足目标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成果创新四个创新点开展教学。其中,目标新——提出了涵盖审美、中国风格、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的全新教学目标;理念新——摒弃传统讲授,全程激发、放大学生个性,以学生的灵感线条主导课堂;手段新——创造性地使用“灵感互换、接续创作”的方式,启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思维火花中接续互补,使课堂全程充满趣味性和悬念感;成果新——师生创作了一大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作品,对其他音乐专业(如演唱、演奏)亦产生触类旁通的正向辐射和促进。

  关键词:歌曲创作;创新;灵感互换;

  笔者自2017年开始面向所在院校全体本科生(不限专业)开设歌曲创作选修课程,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中国当代广泛审美为前提,梳理、讲授中国歌曲创作理论,指导学生展开专业创作实践。

  一、传统教学痛点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音乐创作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讲授、个体写作,并不能较好地解决启发学生“灵感”这一核心教学难点,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存在明显的教学痛点。

  痛点一:理论实践,严重脱节——“课堂的深奥理论很难用到实际创作中去!”这是作曲专业学生们常常抱怨的话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巧妙地进行引导,那么一般情况下,学生并不善于主动运用理论知识去主导自己的创作。

  痛点二:各自为政,局限僵化——“我陷入了自己的惯常模式中,思路跳不出来!”课堂中,教师如果仅仅是单线讲授,缺乏有效的集体研讨互动,学生就很可能禁锢于自身创作习惯中难以“跃”出,从而产生个体乐思的瓶颈。

  痛点三:洋腔洋调,不接地气——“我从小学钢琴,接触的是西方音乐体系,写不出中国风格来!”国内音乐院校的作曲理论教学沿袭自西方体系,教学中如果不侧重引导,学生就难以写好中国风格的歌曲作品。

  痛点四:情怀缺失,音符苍白——“作曲技术我都学到了,但我的音乐不知道该如何注入情感,写出来不好听!”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能解决学生在客观即理论部分的问题,对于主观情感表达部分的引导较少,涉及情怀教育的部分则更加缺失。此外,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少部分学生作品色彩晦暗,存在消极的负能量表达,亟待纠偏。

  二、课程创新策略

  对于音乐创作类集体课而言,如何化解上述教学痛点?如何充分发挥集体课的优势,把学生的个体灵感最大化?基于这些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及大量调研,对歌曲创作课做出了大胆的调整与创新。

  (一)目标四层级,审美为前提

  笔者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教学目标做出如下设定:审美——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歌曲审美观;知识——学生获得音乐旋律创作相关基础理论;能力——学生展开广泛的创作实践;素养——学生善用中国音乐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抒发家国情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其中,笔者将审美前置并贯穿音乐课程始终,原因在于,中国音乐创作须以中国当代广泛审美为前提,创作者应秉持高尚、正向、高雅的审美观,引导学生认同并践行新而不异、奇而不怪的歌曲创作观。

  (二)内容三分类,痛点全覆盖

  在笔者看来,歌曲创作教学内容应包含建立良好审美、掌握记谱要领、强化音区意识、融汇文学要素、动机构建发展、把控调式色彩、搭建宏观结构、平衡感性理性、用好中国元素、厚植家国情怀等十个方面,按照阶段重点可划分为“基础内容—拓展内容—价值内容”三个层级,贯穿始终,全方位覆盖前述教学痛点。

  图1 三层级课程内容

  (三)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

  “厚植家国情怀”作为课程价值实现内容,是课程思政的体现,亦是本课程的重要创新点。“情怀教育”的全程融入,能够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的家国荣誉感、艺术使命感,并充分体现在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选词。尽管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创作旋律而非创作歌词,但旋律是歌词内涵的一种延伸,因此课堂上应选取高雅、正能量、积极向上且充分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歌词作品予以谱写。例如,2020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中使用的歌词《天使情话》,用细腻的第一人称笔触,艺术化地呈现了白衣天使勇敢逆行的抗疫壮举,使学生深受感染,创作出了溢满浪漫爱国情怀的旋律佳作。

  其二,激发。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家国情怀的带入需要情景的营造。在课堂中,教师应采用现场即兴演奏、沉浸式引导的方式,充分解读歌词的深层含义,尤其是歌词中未能直接抒写的引申含义,进而引导学生准确地使用对应的创作手法予以延伸性拓展。例如,在课堂练习《幸福的距离》中,针对歌词中呈现的“幸福”与“距离”之间的矛盾,可以采用现场即兴演奏营造氛围感的解析方式,使学生洞悉出歌词的内涵延伸是“高科技拉近曾经遥远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运用更加明亮的色彩、更加蓬勃的节奏完成曲调编创,潜移默化地融入了思政元素。

  其三,弘扬。本课程立足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弘扬,鼓励学生用中国的音乐手法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而不是仅仅套用西方的理论进行创作。同时,强调作品要有中国技术、中国思路和中国气韵。例如,针对歌词《墨香》,启发学生以歌词的平仄为依据构建旋律动机,指导学生使用五声调式、“鱼咬尾”似的承递手法、起承转合的句法结构等中国传统音乐技法进行谱写。在练习过程中,学生逐渐熟悉了“中国手法”、习惯了“中国表达”,实现借助课堂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四)学生灵感主导的翻转课堂

  上述目标定位、内容层级、思政融入等几个方面,能够使课程的框架更加稳固,但作为一堂实实在在的创作集体课,如何启发学生挥洒灵感、全情创作呢?笔者大胆地摒弃传统讲授,代之以全程激发、放大、强化学生个性,以学生的灵感线条主导形成翻转课堂,并作为课堂进行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即课程涉及创作的内容时,完全以学生实时迸发的灵感火花为主导,使教学内容随学生灵感而呈动态变化。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