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初中音乐创新性教学的目标指向与行动策略

作者: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 孙建平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2-28   点击:

  开展音乐创新性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学校及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唯分数论”观念,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当作教学的核心目标。首先,学校要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工作部署中充分体现立德树人、五育融合的教学思想,努力营造开展创新性教学的良好氛围。其次,学校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培训,如邀请音乐教学名师或理论工作者来校开展讲座,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化能力与素养;举办音乐教师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创新性教学能力等。最后,音乐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与提升。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学习音乐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提升开展创新性教学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演绎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艺术欣赏水平、情感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等。[3]

  (二)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提高教学智慧化水平

  音乐创新性教学的开展除了与教师的专业化能力密切相关外,还与教学设施建设有很大关系。音乐教学设施建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建设,二是软件设施建设。资金支持是加强音乐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基本前提。学校要合理安排教育经费的支出,加大音乐教学设施建设,完善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教师要对其在教学中需要用到的教学设备进行报备,如多媒体影音教学设备、常见常用乐器(钢琴竖笛古筝提琴)等,以此确保学校购置的教学设备能够被高效地利用,避免出现音乐教学硬件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

  学校在加强音乐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软件设施建设。比如,学校可以搭建线上智能学习平台,打破学生音乐学习、师生沟通交流的时空限制。线上智能学习平台通常具备交流、评论、答疑等功能,能够有效保证学生的学习实效性。一方面,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时的疑问能够通过线上交流得到解答,提高了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智能学习平台终端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有助于实现教学评价的智能化、动态化与全面化。此外,学校可以通过在线上智能学习平台上设计智能化的小游戏,帮助学生识记乐谱、练习乐器等。例如,虚拟电子钢琴既可以帮助学生练习乐器,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理论知识,如音乐中的“调”,即音高的位置,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但是在虚拟电子钢琴上,C调、D调、F调等都会标注的很清楚,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调的调式、调性,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音乐知识。

  (三)坚持以生为本,提升学生音乐学习自主性

  传统音乐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主导课堂教学,而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学习教师安排的内容,学习缺乏自主性。针对上述问题,音乐教师在开展创新性教学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性,担任好教学引导者、指导者、督导者的角色,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音乐是一门极具创新性的学科,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及音乐艺术表现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产生音乐创新、创作的灵感,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实践能力。 以教学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教材第5单元“脍炙人口的歌(之二)”为例,这一单元的歌曲特点就是在坊间被广泛传唱,曲调悠扬,动听易学。教师可以借助智能化的教学设备,向学生全面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结合歌词内容对歌曲抒发的情感进行自主感悟、总结,以此培养学生的情感分析与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乐曲进行创新性改编。比如,在教学完《小城故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认知经验,对歌曲的词进行创编。这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情感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学生通过歌词创编能感受到音乐、文字的魅力,激发创作兴趣与积极性。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评价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学习闪光点与不足之处,还能够促进教师对教学方式与方法进行优化与完善,有助于保证音乐教学的有效性。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多以教师评价为主,这种方式容易受教师个人的主观情感、喜好的影响,导致音乐教学评价主观性有余而客观性不足。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创新性教学时应完善音乐教学评价体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及学习表现进行动态化的观察与评价,改变传统“一锤定音”式的终结性评价的单一方式。此外,为了保证音乐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教师还要对教学评价的主体进行多元化设计,在传统的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及家长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给出的评价结果才更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及说服力,能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优势及不足,进而促使其不断对自己学习行为进行修正、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李合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中学音乐课堂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1):99-100.

  [2] 杨文泓.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23(4):57-60.

  [3] 王芳.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多元化教学有效策略[J].智力,2022(11):25-27.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