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初中音乐单元学历案设计——以《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为例

作者:嵊州市剡城中学教育集团 姚清心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2-25   点击:

  摘要:单元学历案是指教师为学生学好教材、以单元为单位开发的一种课程方案,与传统课时教案相比,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本文以《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为例,从单元学历案的五个设计步骤——整体分析、思路设计、目标设计、评价设计和过程设计入手,探讨初中音乐单元学历案设计,希望通过系列梳理,实现从单一结构的“课时教案”走向多维结构的“单元学历案”,从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让核心素养在落地的同时真正达到“教—学—评”一致。

  关键词:单元学历案;设计步骤;高阶思维;深度学习

  自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来,核心素养日渐成为课程育人的关键词。《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艺术课标》)以核心素养为纲,将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聚焦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核心素养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了具体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要求和学业评价之中。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只关注以单一知识点为主的课时教学,立足大观念、大单元、大情境和大任务,对标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学情分析,以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展开以单元为设计单位的新教学,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聚焦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学历案,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案,以适应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诉求,实现从关注零碎知识点的课时设计走向大单元设计的革新。由此,笔者以《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为例,就单元学历案的五个设计步骤—整体分析(是什么)、思路设计(学什么)、目标设计(期望学会什么)、评价设计(学会了什么)、过程设计(怎么学)等进行梳理,以期抛砖引玉,引发更多同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一、整体分析—了解概念理论,研读单元教材

  单元学历案是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组织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课时教案相比,它通常包括多个课时内容,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设计单元学历案,首先必须建立在对概念理论分析、熟悉的基础上,也就是了解大观念、大单元、大情境和大任务的内涵,分解2022年版《艺术课标》,从思想认知上去改变我们的固有思维,体现“教—学—评”一体的多维结构转化。

  其次,研读教材中的单元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熟悉学生的总体和个体情况。以《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为例,这是舒伯特应朋友之邀,继歌曲《鳟鱼》问世两年后创作的一部室内乐作品。舒伯特的作品在“人音版”小学、初中、高中教材中均有呈现,分别为小学四年级下册第6课中的《摇篮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室内乐《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艺术歌曲《鳟鱼》,以及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十六节中的艺术歌曲《鳟鱼》。

  最后,明确单元学历案的设计步骤和流程,并从教师如何“教”转化到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见图1)

图1 单元学历案设计步骤

  二、思路设计—梳理教学内容,确定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的确定可以基于教材中原有的单元,也可以融合不同单元相近的主题,还可以是教师创造性提炼和整合的单元主题,但不能单纯把大单元教学的“大”理解为内容整合的“大”,应立足音乐核心素养目标,根据教情学情,结合学生在初中学段应达成的音乐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来明确。

  例如以变奏曲式为主题进行单元组织,除了选取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根据艺术歌曲《鳟鱼》改编的《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外,还可以选取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根据墨西哥民歌改编的电子音乐《拉库卡拉查》(主题+五次变奏)和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铃儿响叮当的变迁》。如以舒伯特系列作品内容为主题进行单元组织,由于在初高中教材中体现的是从欣赏到鉴赏的递进式提升,因此可选取相关的内容作为单元设计的素材。

  在确定以舒伯特及其系列作品内容作为单元主题后,我们就要认真分析单元内容,具体规划设计思路,明确我们本单元需要学习什么,做到课在心中。(见图2)

图2 单元学历案教学内容分析

  三、目标设计—划分单元课时,制订单元目标

  在目标设计时先要处理好单元与课时的关系,在关注整体大单元结构设计的同时,更要关注课时之间的关联性,注意每个课时之间的衔接与连续性。(见图3)

图3

  如果将本单元名称确定为“舒伯特作品欣赏”,那么可以设置以下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艺术歌曲《鳟鱼》(包括合唱、艺术歌曲、舒伯特等知识点);第二课时:《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包括室内乐、五重奏、音乐要素等知识点);第三课时:舒伯特作品、浪漫主义作品欣赏(包括《魔王》《鳟鱼》《菩提树》等)。而后,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承接音乐课程总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才能达成的整个教学单元的总目标,设置合理的单元目标才能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例如,本单元素养目标围绕落实核心素养、聚焦思维能力进行设计,其中审美感知目标为:感受并体验乐曲中各种音乐要素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及艺术表现力,初步认识伴奏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目标为:通过音乐描述的情绪与气氛变化,辅以简单动作表现和相关音乐知识,编创音乐短剧或简单的变奏旋律。文化理解目标为:学会探讨乐曲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内容及其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学会探讨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风格,理解作品的音乐内涵等。而课时教学目标是对单元目标的细化和具化,即通过对每一课时目标的达成,完成整个单元目标:(1)熟悉并能背唱《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的主题旋律,了解主题的来源与变化,辨别主题变奏时的主奏乐器;(2)初步了解变奏曲式、室内乐,分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钢琴的不同音色;(3)了解变奏曲的主要变奏方法(变换音区、变换音色、变换节奏、变换调性、装饰旋律等);(4)了解乐曲的创作手法(变化旋律、变化节奏、变化和声、变化调性、变化音区等);(5)了解舒伯特生平简介及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6)理解作品所表现的意义,能明确本课所揭示的寓意。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