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初中音乐论文 >

初中音乐创新性教学的目标指向与行动策略

作者:云浮市邓发纪念中学 孙建平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2-28   点击:

  摘要:音乐教学是提升学生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及艺术表现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应直面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开展创新性教学。开展创新性教学,需要学校和教师协同发力,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加强教学设施建设,提高教学智慧化水平;坚持以生为本,提升学生音乐学习自主性;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性教学;问题;指向;行动策略

  音乐创新性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立的一种教学,是一场涉及转变教育思想,破除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未知的教学方法的变革。从目的上,音乐创新性教学是致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追求更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教学实践;从实践状态上,音乐创新性教学是在反思和批判教育现实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创造和超越的一种过程;从实施者的要求看,音乐创新性教学需要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是有效实施创新型教学的主要基础。然而,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来自学生、教师和学校等的问题阻碍了创新性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

  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音乐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比如,部分学生的音乐文化理解力很强,但音乐审美能力不足;部分学生的音乐演绎演唱能力很强,但音乐创新思维能力不强;还有部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很强,但缺乏用音乐抒发情感的能力等。导致这种音乐学习能力发展不均衡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出现的认知差异及音乐基础差异;二是教师对教学活动安排及教学内容的呈现缺乏合理性、科学性。比如,教师缺乏开展音乐创新性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其落后的教学理念与固定化的教学方式,使部分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在课堂学习中表现不积极,不愿意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难以深刻地理解音乐教学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音乐理论知识、情感与感悟等。

  (二)教师音乐专业教学能力不足

  音乐创新性教学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素质。然而,在现实中,部分音乐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不足,对学科核心素养的深层内涵与要求理解不够,导致其在教学中缺乏目标感和方向性,使得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1]此外,部分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模式缺乏创新热情,也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进行学习,导致专业能力提升缺乏内在动力。音乐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难以有效提升,音乐创新性教学难以有效开展,会导致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空谈、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学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高

  音乐课程对于学生的艺术熏陶及审美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音乐学科没有纳入中高考的升学考核体系,再加上音乐教学实际效果难以以分数进行直观地呈现,导致学校对音乐教学缺乏关注与重视,从而间接地影响了教师开展创新性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和意愿。学校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度不足,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分配以及课时安排的不合理上。音乐教学需要现代化的影音设备及乐器等辅助资源,部分学校在完善教学设备时不愿意在音乐教学设备的配置上投入资金,这导致音乐教学设备陈旧落后,影响教学实际效果。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提升“正科”的教学成绩,部分教师随意占用音乐教学时间。这都阻碍了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对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学校对音乐教师的能力提升缺乏重视,往往将学习机会提供给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导致音乐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得不到提升,创新性教学难以实现。

  二、创新性音乐教学的目标指向

  (一)凸显音乐课程的育人价值

  音乐是一种历史悠久且广泛流传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强化人的审美感知力,带给人良好的情感体验,还能够帮助人认识不同的文化,提升人的文化意识和修养。音乐具有较为深厚的审美价值、人文价值及社会价值,音乐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育人价值也因此更加得以凸显。[2]教师开展创新性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呈现,可以帮助学生认识音乐的表现形式及种类,提升学生对音乐学科的认知。例如,依托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解读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层内涵,增强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多元化的音乐演绎形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开阔音乐知识眼界,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等。总之,教师开展创新新教学,能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下提升核心素养,形成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人格及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从而凸显出音乐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与传统音乐教学相比,创新性音乐教学的教学活动形式及教学内容都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在传统音乐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安排的从属地位。学生无法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思维的活跃性与创新性被压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性音乐教学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能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多元化的教学场景中主动构建音乐知识,牢固地掌握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等,自主思考并领会音乐中的内涵与情感,有助于优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师通常根据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常规性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听、学、唱的学习,教学内容与形式相对固定化。创新性教学要求教师对音乐课堂教学进行创新性改革,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现代化。例如,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对音乐背景知识进行全面的讲解、延伸拓展,使学生在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再去体会音乐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音乐节奏与旋律的情绪感染力等。教师可以用不同的演奏乐器对音乐作品进行演奏,使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呈现方式带来的奇妙变化,带给学生丰富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在音乐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活动,比如开展即兴表演、音乐创意交流、原创作品赏析等音乐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和创新潜力,促进音乐教学有效有趣有序地开展。

  三、开展创新性音乐教学的行动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化能力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