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合唱训练 让高中生爱上音乐
(三)采取多样训练方法,展示音乐艺术魅力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增强合唱训练效果,教师需要创新合唱训练教学模式,带着学生主动参加到合唱训练中。合唱作为一种音乐表演形式,教师要在合唱表演中融入一些新的元素,由此一来培养学生的声乐技能。不同的合唱训练形式给学生带来的效果不同,精彩的合唱训练方法能够让学生保持高涨的参与热情。对高中时期的学生而言,兴趣是促使他们参与合唱训练的最大动力。因此,要让学生发现合唱中的乐趣,体会到音乐带来的魅力,充分发挥出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愿意参与到合唱训练中来,获得全面进步和发展。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按照教育改革的具体情况,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多种合唱训练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合唱训练教学方法。
第一,视听唱结合的方法。高中音乐教师可以在合唱训练中引入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主,将传统的合唱训练方法朝着“视听唱”这一合唱训练形式转变,借助学生的视觉感官来增强训练效果,帮助学生感受到合唱带来的快乐,理解合唱价值。例如,在《啊!中国的土地》的音乐合唱训练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会到音乐所传递出来的情感,激发学生主动参加到合唱中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合唱训练中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第二,小组讨论法。在开展合唱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讨论在合唱中应该如何表现出歌曲精神。每一个小组需要在乐章的高潮方面设计出几个动作,把体态动作以及音乐融合在一起。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之后,呈现出小组的讨论成果,派出一名代表,仔细介绍设计出这一类动作的具体原因。最后,师生共同投票,选择最适宜的表演动作,融入合唱训练中,让合唱教学变得更具趣味性,也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在合唱训练中思考理想的表演方式,创设出更高效的合唱课堂。第三,戏剧化合唱表演的形式。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的合唱训练作品,结合具体内容设计表演,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来表达合唱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内容,提高合唱训练的有效性。第四,游戏式合唱训练方法。教师在合唱训练过程中,可以融入游戏化训练方法,让合唱训练变得更有趣,促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合唱训练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玩中训练、在训练中玩,在游戏中熟练掌握合唱训练技巧,强化学生的合唱能力。总之,音乐作为一种情绪传递的重要媒介,在开展合唱训练时,需要教师探索多样的训练方式,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不同情绪,认识到作品的旋律美和节奏美,体会到作品的感染力,了解合唱的特点。同时要激活学生的音乐思维,帮助学生在合唱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形象呈现出音乐语言,强化学生音乐感知水平,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敏感度。
综上所述,音乐能够让学生在原本沉重的学习压力下保持放松的状态,还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优化合唱训练方式,师生需要共同努力,深入探索有效路径。学生要主动配合教师,保持端正的态度和高涨的热情参与到合唱训练中。教师要真正意识到合唱训练的重要价值,不断优化合唱训练方法,让高中生爱上音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