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高中音乐学科学生核心素养之人文底蕴的培养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 王弋鑫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2-25   点击:

  摘要: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期间,不仅要为学生传递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并且还应当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情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学生实施教学,保证学生在音乐学科的学习中,人文底蕴得到提升。本文主要分析高中音乐学科教学的意义,并梳理出一些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音乐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核心素养;人文底蕴;培养策略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开始重新审视以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有效的路径。音乐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艺术审美认知、艺术表现、音乐文化理解等素养。加强对高中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可持续性的音乐学习能力,以及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并且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基础知识与成果。

  一、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意义

  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知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人文底蕴。下面详细阐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美是个体的一种向往,人类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从未停止,这同样也是音乐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驱动。与其他学科相比较,音乐可以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审美体验。音乐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形式,它可以通过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元素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和塑造意象。通过聆听、理解和鉴赏音乐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美,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价值理念。音乐活动是学生表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的重要形式,通过参与音乐表演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表现美、创造美,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其次,音乐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音乐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音乐也在不断诠释美好。在音乐教学中,创作者所谱写的乐章,能通过韵律感的语言,以含蓄和优雅的方式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对应的音乐表演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帮助学生提升歌唱、演奏等技巧,促进其更好地发展艺术表现素养。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涉及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方面。通过学习音乐,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了解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音乐也可以作为一种语言,能够表达人类共同的情感和追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和背景的人,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艺术表现素养和人文底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和人文底蕴。

  二、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人文底蕴的培养策略

  (一)创建有利于人文底蕴培养的人文环境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它能够让学生在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利用音乐的艺术及文化氛围去熏陶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参与文化活动、尊重学生个性等方式,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逐渐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授《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的艺术氛围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这首歌曲,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对于自己的启示和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内的文化氛围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可以在校园内举办一些与音乐相关的文化活动,如音乐讲座、音乐比赛等,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艺术和文化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人文底蕴。在培养学生人文底蕴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爱好,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音乐中感受到人文魅力。

  (二)引导学生浏览目录,感受音乐人文内涵

  作为一名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音乐课程的第一课期间,带领学生浏览目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音乐课程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还可以使学生感知音乐的丰富人文内涵,了解文化的多样性。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浏览目录,了解到音乐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及所涉及的各种音乐类型和风格。通过目录,学生可以了解到音乐课程不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歌曲学习,而是一门涵盖了古今中外各种音乐作品,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学科,激发他们内心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这是让他们体会音乐人文内涵的基础。

  其次,在浏览目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四字归纳”,即用四个字概括目录中的主要内容。大部分学生可能会回答“音乐鉴赏、内容丰富”,这种符合预期的回答,因为这是对目录内容的简单概括。对于少数学生能够观察到“古今中外”这一点,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教材中包含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从而领略到音乐世界的无限风光,体会音乐带给人的强大力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到音乐课程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教师可以举例说明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调节情绪、放松身心、提升审美等。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课程的全新认识,让他们了解到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可以丰富内心世界、提升人文底蕴的艺术形式。例如,在教学《我的祖国》期间,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和内涵,以及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意义。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领略到这首歌曲的人文内涵,感受音乐能够带给人心灵上的抚慰和放松。

  (三)讲解民族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的尊重和热爱

  湘艺版的高中音乐教材包含了丰富的中国音乐文化内容,如中国民歌、民间乐器、中国戏曲、中国人文音乐等。这些音乐形式和内容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反映了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厚底蕴。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民族音乐,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此外,这些音乐形式和内容也是构建民族音乐的主要文化元素,它们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这些内容的讲解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民族音乐。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