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摘要:音乐教学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中是不被重视的,但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音乐教学逐渐被重视起来,新《课标》对于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也进行了明确规定:通过音乐教学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熟悉和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围绕当前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高中音乐;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传统文化和学科知识相结合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教学模式,也比较受教师的喜爱和重视。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教材内容,采用多种渗透方式将文化内容和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教师要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将多元化教学方式和传统文化深度结合,这样可以提升高中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有助于高中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一、传统文化对高中音乐课程教学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所独有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应当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种包罗万象的全面性文化,我国青少年对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有限,他们认为音乐学习只是一种娱乐和放松,这样的认知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高中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学生们用心去感受传统音乐文化,并渗透传统文化。
音乐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就是说,相较于其他学科,音乐教学是有一定特殊性存在的,所以,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既可以掌握音乐乐理知识,又可以提升音乐素养。音乐艺术有自身独特的美,音乐中的情感可以通过音乐歌曲和与音乐乐器呈现出来,听众可以从中获得较好的听觉感受,而且能够从中去体会创作者的情感。
除此之外,在音乐鉴赏和学习过程中,音乐学习者可以提升自己的音乐语言能力和情感感知能力。随着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一些优秀的作品通过舞台戏剧的形式被完整保留下来。这就是音乐艺术的可传承性和高度创新性的体现,这些被传承下来的音乐艺术,是某个时期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剪影,人们可以通过对这些传统音乐艺术的学习来了解当时的传统文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加深对于舞台剧这种音乐艺术的认知,并且从中发现传统文化,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加深认知,体会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所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融入一些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将传统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二、高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从学校方面来看,我国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忽视了音乐教育的作用,音乐成绩的好坏跟学生的升学没有太大关系,所以有些学校对于音乐教育并不重视,甚至是直接取消音乐课,长此以往是不利于音乐教育开展的。这样的背景下,音乐学科知识和传统文化渗透都无法进行,严重影响中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新教育背景下,教师要帮助这些学校改变教学观念,适当调整音乐课时的数量,让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放松身心,调整心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其次,当前中学音乐教师的音乐授课模式,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而且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有些教师认为音乐课堂的核心应当是教唱,所以课堂上,教师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歌唱方法的讲授,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无法与思维活跃的中学生相匹配,长久下去就会让中学生丧失音乐学习的乐趣,产生厌学的情绪。除此之外,长期这样下去,学生对于音乐课堂的期待和音乐学习热情也会降低,还有些教师在音乐课堂引入和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毫无科学性可言,内容过于浅显和表面,没有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内涵赏析和情感分析,这样也是不利于中学生对音乐传统文化的学习。
再次,从学生角度来看,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学生每天面对着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和网络数据,这些网络信息和网络数据参差不齐,也没有经过筛选,很容易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中学生处于意识萌芽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接触的信息尤为重要。多元化文化背景下,中学生也受到了一定的文化冲击,很多学生喜欢当下的流行歌曲和外文歌曲,而缺乏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更不用说了解传统音乐。我国的中学生无法更好地去认知和了解传统音乐文化,没有学习兴趣,传统音乐素养低,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以提升学生兴趣为目标,来开展一些活动和比赛,根据学生们的不同表现,设立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将传统文化和音乐文化结合在一起,既能够提升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音乐课堂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
比如,教师在进行“鱼咬尾”音乐知识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编出简短小曲,教师用钢琴演奏的方式将小曲演绎出来,让学生去判断哪一组的编创音乐最好听,这样的话,整堂课程下来,学生既不会觉得枯燥无趣,又可以在民族音乐的氛围中轻松掌握和巩固传统音乐知识,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音乐素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结合当前的流行音乐,将传统音乐文化渗透到流行音乐当中,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少年志》《年少有为》等传唱度高的流行歌曲,深受学生欢迎,我们可以在中间穿插一些与民族自豪感有关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在教学中融入适合高中生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
对现阶段中学音乐教学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学校的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让音乐理论得到更好的传播,但是整个课堂的单一性较强,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无法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对于教师来讲,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自身也要提高音乐素养,学习和了解更多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同时整合资源和内容,将音乐教学和传统文化内容结合起来。在选材的时候,教师要挑选那些能够渗透到音乐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让两者合理融合,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