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比如,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中,有一课是《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应的歌唱技巧,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音乐魅力,增强对于友谊的认知。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用视频的形式来给学生介绍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这样学生会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这首歌是一首苏格兰民歌,主题以歌颂友谊为主。视频导入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到新奇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视频展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跟学生之间进行一些互动,比如问学生提到友谊的时候最先想到谁,想到了什么与友谊相关的事情,这都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也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轻松。这些互动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由此引出“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并且给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影片,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感受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谊,增强学生对于友谊的认知。在进行这部分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下该故事的发生背景,这样既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和课程之间的联系,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因此,传统文化和音乐课堂教学的结合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教师要对此给予充分关注。
(三)将传统文化作为音乐教学素材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音乐素材直接决定着学生是否能够产生对音乐知识学习兴趣,是否能够感知到音乐魅力。教师在选择音乐素材的时候,要将传统文化知识和音乐内容结合在一起,并从中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素材,这样就可以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鉴赏能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音乐素材的选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选词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和音乐歌词,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情感互通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中的感情。古诗词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教师可以将古诗词进行编曲,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印象,比如近几年十分流行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改编自古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种改编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词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诗词创作背景,理解词中所包含的情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这就是音乐教学和传统文化结合过程中,选词重要性的体现。
2. 谱曲
曲调是音乐的灵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优美的旋律为音乐进行谱曲,这样音乐才会被注入灵魂。每一首歌曲都有自身的灵魂,每一首歌曲都是作曲家在不同心境、不同环境下独一无二的心境的体现,诠释了作曲家们不同的内心感受,将传统文化渗透到乐曲之中,可以赋予乐曲各种不同的感情,比如说思念之情、缅怀之情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乐曲中找到情感共鸣,或者从各种不同的乐曲中找到自己所爱,比如《高山流水》表达的就是伯牙与子期的友情。学生在了解相关背景后,可以通过乐曲感受到伯牙与子期之间的知音关系,以琴音会友,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四)传统文化与音乐实践活动相结合
音乐学习需要理论结合实践,这样高中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提升高中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前上台表演或组织主题音乐会,采用多种方式来开展音乐实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以课内传统文化和作品欣赏为主题的音乐会,对音乐教材进行拓展,引入一些课外传统文化,这样既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又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在选择传统文化的时候,教师可以让高中生自主选择与其水平相符的歌曲,也可以从创作背景或者从创作者入手,去选择蕴含传统文化的歌曲,这会提高高中生的学习自主性,并且加深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至于音乐会表演,教师可以采用乐器演奏或者是歌曲演唱的形式进行,这样,高中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心灵也会被传统文化所感染,音乐素养得到提升,从而爱上音乐,爱上传统文化。
要想让高中生深入了解相关音乐作品的语境,让他们受到音乐作品内在美的熏陶,教师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所以,音乐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换句话说,教师的教学不应当以理论灌输为重点,而是应该适当地结合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以人音版教材中《故乡》的教学为例,在这节课中,学生要能够有感情地演唱,并且进行二次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去感受家乡文化,从内心喜爱家乡文化。所以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家乡,来进行《故乡》这首歌曲的改编,这样,学生们的自主思考能力就会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有关故乡的古诗词中寻找灵感。
总之,将传统文化融入音乐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升,还可以实现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对于高中音乐教师来说,在进行音乐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多花些心思,从我国传统文化中选取一些优秀的部分融入其中,除此之外,还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音乐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毛慧琴、丁国学《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构建》,《新课程》2022年第12期。
[2]高超《传统音乐文化融入中职声乐教学的策略探讨》,《知识文库》2022年第2期。
[3]刘真《小学音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初探》,《安徽教育科研》2022年第2期。
[4]张莲《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路径研究》,《文理导航》2021年第1期。
[5]王宇《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研究策略》,《高考》2020年第23期。
[6]李慧华《大众文化语境下民族音乐文化如何融入高中音乐教学》,《北方音乐》2020年第8期。
[7]叶伟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实证研究——以高中音乐教学为例》,《音乐时空》2016年第2期。
[8]尹航《论传统文化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创新中的有效渗透》,《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
[9]杭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中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山东教育》2019年第32期。
[10]苏伦高娃《一堂承载厚重传统文化内涵的音乐课》,《中国音乐教育》2007年第8期。
[11]雷天胜《古诗新唱唱古颂今——音乐课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中小学教材教学》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