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党史课 厚植家国情——以“革命音乐文化”大单元教学为例
摘要:为在高中音乐课堂有效开展中国革命文化相关教学,山东省滨州市高中音乐名师工作室通过在提炼单元大概念基础上建构具有综合性和专题性的基本问题,进而对标学习目标预设评价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以此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通过强化教师育人意识和提高思政修养,整合地方革命音乐文化、创设真实情境、结合线上线下方式及预设评价持续跟进等策略的实施,进行了以“培养红色追随者、传承者”为目标的音乐党史课教学策略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效。
关键词:革命音乐文化;大单元;育人意识;真实情境;线上线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1)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创作的大量优秀音乐作品以其时代性、革命性和感召性的特点,最易激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并引发共鸣,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在高中课堂,以经典的革命音乐作品为载体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党史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见,培养高中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已成为当前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与滨州市高中音乐名师工作室各位核心成员,以音乐课堂为中心,以“革命音乐文化”为单元大概念,将“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十节“人民音乐家”、第二十一节“峥嵘岁月”、第二十二节“共筑中国梦”作为大单元基本内容,整合地方革命音乐文化,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以“培养红色追随者、传承者”为目标的音乐党史课的教学策略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效。(见图1)
图1“革命音乐文化”主题的大概念提炼及基本问题建构流程
一、音乐党史课大概念的提炼与基本问题的建构
音乐党史课以诞生于抗战时期、长征时期及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优秀音乐作品为载体,是一个向学生、教师宣传党史的优质平台。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使其懂得抗战精神、长征精神、责任担当、家国情怀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立志成为红色文化的追随者、传承者。
“革命音乐文化”就是单元中的大概念。有了单元大概念,就要借助建构基本问题来促进学生对本单元音乐内容的理解,促进其知识、技能间的理解与迁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一书中提出:“基本问题分为综合性基本问题和专题性基本问题。最好的单元设计是围绕基本问题展开的,应围绕多样性和平衡性来设计。”(2)以“聂耳”一课为例,首先可以围绕“抗战时期的音乐作品有什么特点?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一综合性基本问题展开,同时,预设专题性的基本问题“聂耳为什么被称为人民音乐家”,以此为目标分析学生将要获得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是什么、学生能够达到什么程度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前测或访谈,从学习者的角度获取一手资料,并在对教材、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立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其次,以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3)为指导,对标学习目标,提前预设评价的内容。最后,依据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如此设计,达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
二、音乐党史课大单元教学中的策略实施
基于以上对“革命音乐文化”大概念和基本问题的提炼,教师立足学生视角,经过前测或访谈,高效地确立了学习目标,厘清了实施音乐党史课大单元的教学基本问题。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研究团队着重通过提高音乐教师政治思想觉悟、创新课堂模式、融合多种资源,采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多种课型及预设评价全程跟进等策略,让学生在“感受音乐—掌握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价值观”等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实现音乐课程的育人价值。(见图2)
图2 音乐党史课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强化育人意识,提高思政修养
教师是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开好音乐党史课的关键在于坚定教师将“革命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的信念,充分发挥音乐课以美育人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试想,一位拥有家国情怀、正确理想信念的音乐教师,定会向学生注入向上向善、积极乐观的精神营养,对学生的终身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要用革命文化熏陶人。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灵魂。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用革命精神教育学生、感染学生,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从红色革命文化中获得智慧滋养和精神砥砺。”(4)在访谈中,课题组发现许多音乐教师存在以下两种错误思想倾向:其一,部分教师认为“德育”是思想政治教师的责任,音乐课上我们只管教好学生唱歌、跳舞、欣赏作品就可以了;其二,一味迎合学生“口味”,在每周一次的音乐课上只给学生欣赏时下的流行音乐,从来不引导学生用心聆听经典的革命音乐作品。殊不知,对学生进行德育引领也是音乐课程功能的应有之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的。”(5)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不断融合,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的同时也会带来“糟粕”,如享乐主义、错误价值观等。处于青少年期的高中生面对如此复杂挑战,尚不具备应对挑战的能力,即使习得再精湛的音乐技艺,也有可能因为迷失方向而误入歧途。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做好正确价值观的“引路人”。
音乐党史课的实施,正是落实党的教育思想、宣传党史文化的优质平台。因此,在实施音乐党史课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首先要坚定将“革命音乐文化”融入课程的意识。
除此之外,高中音乐教师更应主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重要读本及先进革命人物事迹的学习,深刻理解党的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涵、体系和要求,并在认真梳理高中音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机融入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觉抵制一切错误的、低俗的音乐作品对学生的影响,助力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