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高中音乐论文 >

新课程标准下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路径研究

作者: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高中 韩林林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3-06   点击:

  摘要: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明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具体体现,也是音乐教育重要资源。将该资源引入到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不仅能为音乐课堂注入鲜活动力,也能丰富教学内容,涵育学生综合素养。为此,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来分析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重点剖析其融入路径。通过研究,以期能为有关教学者提供可靠借鉴,促进传统音乐文化与高中音乐课程的顺利衔接,实现高中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与文化自信的强化。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音乐;传统音乐文化;融入路径

  以往高中音乐教学方式大多过于单一,往往围绕课本来讲解音乐知识,不但无法及时更新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体验,阻碍了学生视野的拓展,还制约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在长期实践中被创造并传承的宝贵财富,它与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活动有密切关联。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巨大的运用价值,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有助推作用。基于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理念,明确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意义并合理设计规划,实现音乐教学工作的完善创新,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改革成果。

  1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意义

  首先,能显著提升高中学生艺术素养。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艺术素养的培育主要围绕其听力训练、视唱等基础内容,通过提高学生艺术素养,能帮助学生掌握声音强弱、音高音低,熟悉音乐节奏感。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后能为课堂引入更多音乐艺术资源,潜移默化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其次,能充实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以往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活力不足,难以与时俱进实现教学改革。传统音乐文化充实了教学内容,还调整了音乐课程结构[1]。最后,音乐课程本身具备人文特征,借助音乐教学课堂能实现传统音乐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热爱,符合新课标下“立德树人”内核思想。

  2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路径

  2.1 转变传统音乐教学理念,逐步渗透音乐文化

  新课标背景下要想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发挥出主导作用来激发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学习欲望。音乐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传统音乐文化重要性并自觉肩负起弘扬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1)从学科教学内容上转变。音乐教学中开始有意识地增加和传统音乐文化相关的内容,精心编排相关教学案例。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且各民族间的音乐艺术风格不同,能为音乐教学提供丰富多元的资源,创造出更多渗透音乐文化的契机。(2)从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师要引导与鼓励学生参与到和传统音乐文化教育有关的实践项目中,让学生亲身接触和体验传统文化,深受其浸润与影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还可搭建展示传统音乐文化的平台,例如:开展传统音乐文化节、传统音乐分享会、民俗歌谣大赛等,借助此类音乐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感受音乐文化精髓。

  2.2 创设传统音乐文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创设音乐文化情境,吸引学生投入到该氛围中。例如:教学人教版《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时,为了让学生对南方民歌有初步的了解,知晓当地的民族风格与音乐文化,教师可积极创设音乐文化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在课程导入时,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音乐《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并为学生播放《弥渡山歌》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用歌唱表达对婚配的祝福,倾诉爱慕,激发劳动热情和祝贺节日与丰收等等场景[2]。随后询问学生:“从视频中是否能了解到山歌的特点,其音域、节奏、旋律如何?”引导学生踊跃回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效地融入了传统音乐文化。

  2.3 强化传统音乐文化讲解,丰富学生音乐感知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在适当的契机强化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讲解,帮助学生丰富音乐感知,建立起对传统文化的民族情感。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华夏音乐之光》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为学生讲解古代的乐器具体分类,并准备课件让学生欣赏不同乐器相关的经典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喜爱。在展示古琴时,为学生讲解关于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并讲解古琴的制作、寓意,使学生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随后为学生播放古琴经典作品《渔礁问答》《雁落平沙》,让学生在曲韵中感受传统音乐的悠扬婉转。又如:教学《牡丹汗》时,教师可在导入课程时先为学生演唱《送我一支玫瑰花》《掀起你的盖头来》,并为学生讲解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出示手鼓、弹布尔的图片并详细介绍。

  2.4 传统艺术融合流行元素,迸发学生创新思维

  音乐作品创作成果与其社会发展阶段、年代密切相关,不同时代下的音乐特征和风格有很大差异。当前许多备受高中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尤其是“中国风”式音乐,其实是在传统音乐基础上创新而来。新课标背景下,为了促使在音乐教学中更自然地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教师可将传统音乐艺术和现代音乐流行元素进行碰撞,以迸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讲解传统音乐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间的联系,例如: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就是流行音乐和“西北风”民族音乐融合的尝试,还有许多流行音乐中融合了传统的古诗词、文言文等,让流行音乐更具传统文化内涵,例如:《清夜悠悠》《青花瓷》等[3]。音乐教师可借助于老歌翻唱、改编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独特的魅力。

  2.5 打造传统音乐实践舞台,吸引学生传承文化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要加快创新步伐,转变以往的讲授为主的模式,开展更多的音乐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教师可为学生打造相应的实践舞台,让学生展示风采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更多音乐传统文化。在高中人教版教材中,许多单元教学都和传统音乐有关,例如《澧水船夫号子(湖南民歌)》《姑苏风光(江苏民歌)》《辽阔的草原(蒙古族民歌)》《中花六板(江南民间乐曲)》《我正在城楼观山景(京剧传统戏)》等,教师要充分利用此类素材,为学生组织搭建平台,带领学生唱民歌,弹奏民族乐器;同时,班内组建传统音乐兴趣小组,按照不同的兴趣板块分为民歌小组、曲艺音乐小组、戏曲小组、民族乐器兴趣小组等,学生可根据意愿自由选择并与其他同学交流互动。

  2.6 开设传统音乐鉴赏课程,提高学生艺术品位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教学中“美育”的实施是基础内容,开设鉴赏教学至关重要。传统音乐文化经千年沉淀,无论是音乐形式还是艺术特征都极具美感,教师可依托于传统音乐文化来开展鉴赏教学,不仅能深化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并提高艺术品位,从学生长远发展,还能促进学生自觉探索和创造音乐之美。首先,开设音乐鉴赏课前教师要搜集和教材有一定关联的传统音乐鉴赏材料,保障其具备深厚的音乐人文底蕴,有效培育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其次,在开展鉴赏教学时还要采取多样化的音乐呈现方式,来为教学活动注入活力,让学生接受更优质的审美教育,发挥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价值。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