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大学音乐论文 >

隐喻视域下的辩证音乐教育哲学研究

作者:四川音乐学院 王芙娜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3-06   点击:

  在建筑质量检测中,需要系统并且全面地对建筑物进行分析,以便确保没有忽视任何细节,并出具书面报告。这份报告需要详细且清晰,能够切实反映建筑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关部门、工程师、建筑商、承包商、客户等相关人员,能够便捷地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同样,对音乐教育哲学进行反思和分析也需要既专业又清晰。音乐教育哲学的相关著作可能晦涩难懂,但每一个词都需要仔细推敲,以保证含义准确,避免含混不清。哲学理论的分析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系统化,以一种平衡的方式处理其中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和剖析。同时,音乐教育哲学理论分析也应该具有整体性,将哲学的理论框架与各种元素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统一且连贯的整体分析。

  三、小结

  在上述分析中,隐喻作为哲学分析的工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既是哲学本身的局限性,也是隐喻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存在的张力。隐喻只有在熟悉且容易产生共识的时候才有用。建筑设计师和建筑质量检测是对音乐教育哲学中理论与实践、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张力进行解释。每个隐喻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建筑设计师为建筑带来了艺术性和实用性,对建筑质量进行检测则贡献了批判性思维、逻辑论证、分析技巧和客观审视。然而,并不是说建筑师是作为主体的存在,建筑质量检测是客体。相反,它们各自角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缺一不可。因为两者之间在功能和作用上是互补的,一方的优点构成另一方的弱点,反之亦然,这就形成了辩证法。两者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而是互补共存的。

  音乐教育哲学中的不同观点都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按照角色或戏剧的要求依次出现在舞台上。一个人的哲学风格也反映了他倾向于扮演舞台上的某一种角色。一些哲学家倾向于扮演其中某一角色,因此哲学风格和角色往往相当一致;也有一些哲学家希望扮演舞台上的不同角色,因此不同哲学家的哲学观点和哲学风格完全不同。(13)哲学家们的不同观点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也形成了音乐教育哲学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同时,这也体现了隐喻解释哲学的局限性。前面的分析揭示了从哲学过渡到隐喻,是抽象思想到现实世界之间过渡,这一过程容易形成引导他人的哲学倾向。音乐教育研究者应该关注并思考不同的哲学观点,培养自身对于哲学思想的反思性和质疑性,敢于对权威的理论提出挑战,更要尊重音乐教育哲学对音乐教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14)

  尽管很多学科,如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都对音乐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这些影响无法取代哲学反思音乐教育的作用。诚然,音乐教育哲学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自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核心的符号学、逻辑学理论是以科学为基础的,通过推理、论证和实践最终得出结论。音乐教育哲学是人类一项卓越的成就,并为音乐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视角和方法来推演音乐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同时也构成了一种认识自我、认识世界,以及认识世界之外的一切的重要模式。

  通过隐喻提出辩证地理解音乐教育哲学的目的和作用,使得音乐教育哲学摆脱复杂晦涩的概念化理论,更加简明易懂。这种解析哲学的方法避免了抽象的概念化难题,构成了理解哲学问题的新的有价值的视角和思维方式,为音乐教育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学习哲学就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通过隐喻的方法来解释音乐教育哲学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使得更多的音乐教育研究者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哲学在音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

  注释

  (1)李睿《中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发展》,《艺术研究》2019年第1期。

  (2)石中英《简论教育学理论中的隐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3)Estelle R.Jorgensen,"What are the roles of philosophy in music education?"Research Studies in Music Education 17(2001):19-31.

  (4)Estelle R.Jorgensen,"A dialectical view of theory and practice,"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49, no.4(2001):343-359.

  (5)同注(3),第23页。

  (6)同注(3),第19页。

  (7)同注(3),第20页。

  (8)同注(3),第21页。

  (9)同注(5)。

  (10)同注(5)。

  (11)同注(3),第24页。

  (12)同注(11)。

  (13)同注(4)。

  (14)Estelle R. Jorgensen, Pictures of Music Education(Bloomington, 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1),pp.189-191.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