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唱歌教学中趣味发声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12-11   点击:

  发声练习的设计必须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紧扣教学目标, 围绕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与歌唱水平, 结合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进行综合设计。而有情趣的发声练习需深入分析教材, 研究其中的情感亮点, 挖掘音乐风格和音乐形象, 由此制定出切实可行、富于情趣的发声练习之教学策略, 使发声练习充满情境化、趣味化。

  比如, 歌曲《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情绪欢快活泼的歌曲, 2/4 拍明朗的强弱感贯穿始终, 跳跃的节奏与引子、尾声处两段渐强与渐弱的马蹄声让鄂伦春猎人骁勇、乐观的音乐形象一览无遗。特别是那一连串由力度渐变下持续的八分音符组成的马蹄声, 弹性且独具晕染的音效将鄂伦春马队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之上。由于轻巧富于弹性的歌声才能恰如其分表现歌曲的情境与情感, 且渐强与渐弱的力度记号是本课新授知识点与难点所在, 因此针对以上预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难点, 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发声练习:

  (1) 在图片导入下, 师敲击双响筒带领学生拍手模拟马蹄声:以此再现鄂伦春马队的音乐形象。

  操作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拍出2/4 拍的节拍感与马蹄声的轻巧弹跳感。

  (2) 师问:“如何表现鄂伦春马队向我们跑来 (远去) 的音响?”

  学生探究并用拍手等声势模拟出渐强和渐弱的马蹄声。

  (3) 师揭示渐强与渐弱力度记号。

  (4) 教师用钢琴单音演奏出马蹄声的同时学生们用“ti ta”做发声练习。

  操作提示:为了让学生达到和拍手一样的音效, 老师需给予恰当的演唱方法指导, 包括气息的弹跳与声音的高位置等, 杜绝用嗓子喊叫的现象。

  这一发声练习以模仿马蹄声为动机, 在一系列的演奏、演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中, 学生们顺利愉快地达到了预设的歌唱目标, 同时还自然流畅地完成了新的音乐知识 (渐强、渐弱力度记号) 的学习活动。这一发声练习不仅将情感与知识技能目标较好地糅合在一起, 而且还为歌曲的学习起到了推动作用。

  又如, 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是一首以齐唱为主的歌曲, 在其后半段出现了唯一一句四小节的二声部旋律。虽然这段旋律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复杂, 但这突如其来的二声部无形中给演唱增加了难度, 特别是当学生从齐唱转入合唱时很容易出现音准偏差等问题。考虑到这一难点, 笔者采取了教师与学生接唱的形式来做发声练习, 帮助学生尽快找准演唱形式变换中的“点”, 做好歌曲演唱中的衔接, 具体操作如下:

  (1) 幻灯导入:随着音乐观赏广州的风光, 用1、2 个词汇表达此刻的感想与心情。

  (2) 教师范唱歌曲二声部中的高声部:“听听我是怎么表达此刻的心情的?”

  (3) 模仿笑声, 揭示顿音记号:引导学生体会笑声的发声方法——顿音的演唱。

  操作提示:可以让学生用手放在腹部体会发出笑声时横膈膜的弹跳。

  (4) 分别学唱高、低声部的旋律并合作演唱二声部。

  (5) 教师加入合唱前一句的齐唱旋律, 与学生接唱并移调进行发声练习。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的趣味发声练习设计与实施, 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务必重视情感性与情境性的设计, 激发学生演唱兴趣的同时, 还必须立足学生演唱能力发展需要, 根据小学生各阶段的年龄特征, 为他们构建系统且阶梯式上升的演唱技能目标, 并将情感与技巧相结合, 设计与实施既确保功能又不失趣味的发声练习, 从而为学生最终做到“以声传情”的演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