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润童心飞扬音符——小学音乐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作者: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 廖冰筠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5-02-25   点击:

  摘要:音乐是一门陶冶学生情操的学科,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的关键课程。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注意知识与德育的紧密联系,将德育融入音乐课堂,以达到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的目的。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要求小学音乐的教学工作不仅要教授学生音乐知识,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德育方面,这就需要在音乐课程中融入德育教育,以此使学生能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出更多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的人才。因此,“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音乐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可以在音乐的氛围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教育;有机融合

  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德育具有服务灵魂、为其他教育提供方向性保障的作用。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极富情感的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通过音乐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从而使学生在精神层面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教学中,音乐课程不仅是一门简单的学科课程,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德育方式。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将德育融入其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提高音乐审美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增强思想认知。因此,为了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音乐教师必须重视课堂德育的整合,科学地设计音乐教学活动。

  一、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融合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组织应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挖掘学科内容的教育价值。德育渗透可以更有效地释放音乐学科的教育价值,丰富教学内容,拓展音乐活动的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融合,教师应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以多种形式渗透德育,如奠定音乐文化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索、在作业设计中渗透德育内容、在音乐综合活动中渗透德育活动等,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适应新课标的发展需求

  小学音乐课堂是学生实施和整合的重要场所之一。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将德育知识与音乐知识相结合,在思想教育和音乐素养教育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歌曲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德育理念与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创新音乐歌曲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的形式,而且可以有效地实现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时,要善于挖掘德育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德育需要渗透到小学音乐教学中,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主要承担着传授知识、育人的责任。积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积极探索音乐教材中的思想,使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接受正能量的洗礼。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的过程中,有效地磨练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融合需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给予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便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渗透德育。同时,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也会对学生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可以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对德育内容形成更直接的理解,从而在顺利完成音乐教学的同时达到德育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道德信仰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接受的观念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方面不断提高的阶段。他们对外部事物的识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这也可能不利于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有必要注重加强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在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整合德育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情感上受到影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小学音乐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原则

  (一)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德育教育是贯彻“立德树人”教学目标的重要举措,因此,各阶段教育教学应从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强化德育工作。对此,小学音乐教学在加强学生的音乐知识储备以及应用能力的同时,还应融入德育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主动将德育教学融入到课堂,构建音乐德育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依托音乐教学活动创新德育指导体系的条件下,音乐教师要促进德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深度融合,就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核心安排音乐课堂指导内容,选择合适的德育教材,形成音乐指导与德育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体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高效提升,有效凸显音乐教育活动的综合效益。

  (二)互动性原则

  小学音乐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音乐教师应遵循互动性原则。在互动探索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思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师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很好地受到德育的影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开放性原则

  小学音乐与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音乐教师应遵循开放性原则来设计教学活动。即既要合理安排课堂德育要素,又要以音乐教育为基础,开发丰富多彩的课外德育教材,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一)音乐课不受重视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内在的审美价值,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追求人格全面均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在应试教学的压力下,大多数学校、教师、家长对音乐课不重视。部分学生家长认为音乐教育与考试成绩无关,应该把时间花在学习各学科的文化知识上。学生和家长对音乐教育缺乏正确认识也是导致音乐教育难以开展、德育难以渗透的重要因素。

  (二)音乐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因此,小学音乐教材应多收录歌颂祖国、歌颂家庭、歌颂友谊、歌颂美德的作品,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学生的能力有限,但为了在音乐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体验和情感,教师应该采取有效而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许多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