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玩具在小学音乐创作活动中的运用
3.2 利用音乐玩具,设计情景性创作活动
音乐能够温润人心,传递情感。在音乐教育中,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一直是教师们思考的问题。音乐玩具中的不同乐器声音和节奏可以模拟各种情景和氛围,让学生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更加融入其中。通过音乐玩具的引入,不仅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玩具设计情景性的创作活动。例如,通过故事情节的引入,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创作中。以“小兔子找妈妈”故事为例,教师可以运用音乐玩具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在这个故事中,小兔子迷路了,他找到了一只小鸟,跟着小鸟的歌声找到了妈妈。教师可以播放小鸟的歌声,然后让学生用简单的敲打声音模仿小兔子的跳跃声。通过这样的创作活动,学生能够在模仿中感受到音乐的律动和节奏,同时也能够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除了故事情节的引入,教师还可以结合角色扮演来设计音乐创作活动。例如,在上述的故事中,小兔子遇到了一只贪吃的青蛙。教师便可以让学生用吹口琴的方式模仿青蛙的叫声。通过对各种声音的探索和尝试,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表现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3.3 利用音乐玩具,设计合作性创作活动
音乐玩具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以使学生在集体中通过合作创作,实现音乐的共同创造[5]。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音乐玩具的引入为教师们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利用音乐玩具设计合作性的音乐创作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例如,在一次名为“四季”的音乐创作活动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音乐玩具。首先,教师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准备相应的音乐玩具,如小木琴、铃铛、口哨、笛子。接着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使用不同的音乐玩具演奏一段简单的旋律,比如其中一个小组可以用小木琴演奏温暖的春天,另一个小组用铃铛演奏欢快的夏日,还有一个小组则用口哨演奏纷飞的秋天,最后一个小组则用吹笛子演奏寒冷的冬天。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创作中感受乐器的趣味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当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演奏后,教师再将各小组的演奏进行合并,通过调和、编排,将各组的旋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首完整的乐曲。这种合作齐奏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又能促进他们团队意识和集体协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创作任务。他们不仅需要倾听彼此的演奏,还要了解自己所在组的旋律与其他组的旋律如何相互呼应,如何进行合理的编排和调和等。这样的合作性创作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又能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 结束语
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音乐玩具,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创作,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妙体验,并通过设计趣味化、情景性和合作性的创作活动,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音乐创作体验,最大化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潜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教师要利用好音乐玩具这一工具,为小学音乐教育注入更多创意和活力,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音乐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欢乐的音乐中成长、探索和发展自己的才艺,开启音乐创作之旅!
参考文献
[1]张红.把游戏引入音乐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7(24):111-113.
[2]杨丹.小学音乐课程实施的困境与走向[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8):109-115.
[3]张肖.互动体验下儿童户外音乐玩具设计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9.
[4]洪丽娟.面向3~6岁儿童的地方童谣主题音乐画玩教具设计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