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巧用体态律动让小学音乐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作者:广东省惠州市李瑞麟小学 余永莲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03-07   点击:

  摘要:在新课改环境下,提出了小学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小学教育工作要充分落实素质教育发展目标,关注学生的多元化成长与个性化发展。在文化课教育的同时,应当兼顾好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对此,需要小学音乐教学做好理念革新与方法创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深化学生的学习感知,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投入到音乐学习的氛围中,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引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内容,并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后续教学创造有利条件。另外,应用体态律动,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强化感知和记忆力,实现学生在音乐学习道路上更长远的发展。对此,教师需要正确认识体态律动的重要性,积极做好体态律动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创新体态律动的应用方法,切实发挥出体态律动的价值和作用,提高教学的水平。

  一、利用体态律动创造良好课堂氛围

  过去音乐教学中,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呆板,不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需要教师营造出一个更加轻松的课堂范围,使学生可以在氛围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同时,在这一基础上,也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加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目前,小学音乐课程的时间安排大部分集中在上午最后一节和下午第一节。改时间段学生基本会感到疲劳,学习状态不理想。同时,学生与教师也缺少沟通,这就导致了课堂氛围的枯燥、呆板。即便教师提出了问题,很少会有学生主动回答。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可采用体态律动方法。

  例如,在教学《土风舞》歌曲时,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观察教师的动作,然后跟随教师的动作一同练习。之后,教师向学生展示新的节奏,并将节奏和动作进行结合,最后再加入伴奏音乐作为律动。在死气沉沉的课堂中,当学生活动起来后,便可以扫除学生身体的疲惫,让学生变得更有精神、更有活力。同时,也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更加投入的状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如此一来,当学生有了兴趣,并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后,自然也能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在轻松、活跃的氛围营造下,同样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为后续的教学也构建了良好的条件。

  二、利用体态律动简化课堂难题

   (一)通过体态律动导入,抓住关键音乐要素

  音乐与舞蹈本就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当课堂中结合了音乐和舞蹈动作后,同样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来触碰音乐跳动的音符,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进行了音乐理解,也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但是考虑到小学生贪玩、好动的天性,体态律动的应用也需要讲究策略。

  例如,在教学《大象》这首歌曲时,歌曲本身有着十分明显的结构强弱规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出两种不同的肢体动作来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肢体作用的带领下,感受歌曲《大象》的节奏、速度和旋律。

  (二)善用体态律动教学,帮助学生简化音调问题

  音准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同时也比较枯燥,学生难以提起兴趣,也难以正确理解音和音之间的关系。尤其反映在低年级学生身上。低年级学生对音调的理解更更差,甚至部分学生不能够准确唱出音阶。在过去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示范一句,学生跟唱依据,教师和学生都很疲惫。因此,可以使用体态律动方法进行音调教学。

  教师可编排身体律动体操,让学生结合身体的位置变化来感知音调的高低。分别设置对应do、re、mi、fa、sol、la、si等对应动作为拍动自己的小脚,拍动自己的膝盖,拍动自己的大腿,拍动自己的腰部,在胸前做拍手动作,拍动自己的肩膀,拍动自己的脑袋。而do’则是举起自己的双手。音阶的高低分别对应学生身体部位的高低,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调的差别。之后,随着学生熟练度的增加,教师可以设置音阶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给班级里的每一名学生都安排一个对应的音阶。当教师弹奏对应音阶时,被安排到这一音阶的学生则要站起身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熟悉不同音阶的差异,提高音乐反应能力。

  在面对高年级学生进行音调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位置教学方法。针对不同音调所反映的强弱关系,让学生采取不同的拍手方式。例如,四三拍和四二拍分别对应强弱弱和强弱,则拍手方式为强拍拍手。如此一来,学生在体态律动的感知下,便能够逐渐理解音调的关系和差异,形成音调的概念,为后续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利用体态律动提高音乐能力

  (一)体态律动与节奏参与方法结合,使音乐课堂充满活力

  在新课改中提出了音乐教学新的价值——社会交往价值。这就表明了音乐并非任何时候都是一项个体活动,而是一项有着群体属性的活动。通过音乐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为人与人建立关系的重要纽带。同时,音乐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伴随着音乐传递的节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肢体来进行反馈,调动起学生全身的体验。例如,在教学《大象》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拍手的方式去模仿大象,还原大象的舞蹈,感受三拍子的律动。期间,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节奏感,并在与其他同学互动中,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集体的幸福。

  (二)结合体态律动,让音乐课堂换发生命力

  在教学《小鸟与大象》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进行以下预设。首先,要明确本节课教学的难点,重点关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生成机遇。在欣赏《小鸟与大象》作品时,小鸟与大象分别来自《彼得与狼》和《动物狂欢节》两首作品。前者所使用的乐器是长笛,以独奏的形式进行演绎;后者使用的乐器是低音提琴,以钢琴伴奏的形式演绎。其中,涉及到的三拍子韵律感和五种节奏型,对小学生而言有着很大的难度。因此,就可以通过体态律动的来进行教学辅助,帮助学生在体态律动的基础上感受音乐作品传递的节奏重音和强弱韵律。

  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要抓住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例如,在欣赏《小鸟》作品时,当学生完成了初次聆听后,教师需要对学生提问,让学生回答自己欣赏后的感受。对学生真实的表达,教师要给予鼓励,不要让学生感受到问题带来的压迫感,而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回答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根据学生的回答反馈,教师可以顺着学生的表述来阐述自己的感受,拉近师生间距离。例如,有的学生会感觉过程中转动的太快。自己有点站不稳,那么教师也要表述自己的真实感受。之后,以鼓励的语气让学生们再来一次,并向和学生说“看一看这次谁跳的最美”。如此一来,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斗志,让学生在这一次舞动中十分卖力。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