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课堂弘扬民族音乐的意义
摘要:多民族融合是我们国家的特色,五十六个民族在劳动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都各自发挥着自己民族与众不同的音乐魅力,创造和演绎出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和民间音乐、民族器乐、曲艺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弘扬和发展民族音乐,在这个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弘扬;民族音乐;小学课堂;教学;
1 引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从新石器时期音乐到汉魏时期的歌乐、歌舞乐,南北朝时期的燕乐,宋元时期的散曲、说唱音乐、戏乐、器乐,明代时期的歌乐、道情再到清代的山歌、小曲、秧歌等,人们在劳动和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更新创造和演绎出了许多绚丽多彩的民族和民间音乐,这些带有时代印记的民族民间音乐是我们民族音乐文化宝贵的财富。无论是体现生活的山歌、小曲、劳动号子,还是地方色彩丰富的戏乐、说唱乐、曲艺,还是丰富多彩的民族乐器,都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2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发展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日常音乐课的教学中发现,小学音乐教材中涉及民族音乐的演唱曲和欣赏曲比较有限,以四年级的音乐教材为例,四年级上册共八个单元,只有两个单元的音乐教学内容是与民族音乐相关,一个单元与蒙古族音乐相关,一个单元与现代京剧相关。四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八个单元中只有一个单元与民族音乐有关,还是中国近现代歌剧。通过四年级的音乐教材研究,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掌握范围是比较有限的,笔者翻阅小学1-6年级的音乐教材,发现有关民族音乐的演唱曲和欣赏曲主要体现为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近现代京剧为主。在一节音乐常规课上,我曾经问过六年级的学生,你们对民族音乐了解多少呢?学生们思考了片刻,给我的回答大同小异,有的说我知道民乐里有二胡、古筝;有的说我知道蒙古族音乐、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等;大家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学生们的思维局限在了这些常见的民族和乐器上,对其他的民族音乐文化了解几乎为零。而当我问到你们喜欢什么音乐的时候,学生们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地讨论了起来,各种选秀节目的名字脱口而出,很多西方说唱音乐、韩国流行音乐名字映入我的眼帘。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信息技术实在是太发达了,科技的迅猛发展,电视上的娱乐节目、互联网等为学生们了解、感受、欣赏各个国家多元化的音乐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平台。近几年新兴的音乐文化,尤其是发展势头迅猛的流行音乐文化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直观地影响了他们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反过来再看我们的民族音乐,因为“太土了”、“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少”“太老了”等客观因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面临着“不知如何讲,不知怎么讲的境地”。
3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弘扬民族音乐的意义
在小学课堂上弘扬和发展民族音乐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学生们在音乐方面能力弱可以培养能力,对民族音乐没有兴趣可以慢慢培养学习兴趣,没有音乐基础可以逐渐奠定基础。在音乐课上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从山歌、劳动号子、地方戏剧或者是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等开始渗透,特别是通过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学生学习和欣赏起来比较感兴趣的、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可以从小感受民族音乐的熏陶。
3.1 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认知和民族审美观
多民族融合是我们国家的特色,有不同的民族,因为地域风俗、民俗习惯的不同,所以展示出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风格一定是不相同的。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有55个是少数民族,由于地域民俗的不同,其音调、节奏、旋律、内容都具有独特的风格特色。例如,新疆民歌活泼欢快,节奏感强,鼓点在音乐中的占比较多,常伴有舞蹈性节奏;内蒙古民歌高亢悠扬,蒙古长调和短调相互辉映,节奏宽广悠长。有专业的语气助词作为衬托是藏族音乐的特色,拖尾音时一般有一个小的颤音。风格多样化的戏曲类别使中国的戏曲文化更具绚烂色彩,如同多民族一样,不同的剧种在唱腔、念白、花音、曲牌、打击乐器等方面都具有本地区的地域特色。大多数学生对于欣赏民族音乐的美有自己独特而理解,有的学生欣赏起来觉得很无趣也很吃力。因为缺乏正确审美观的引导,一部分学生从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方面以西方、韩国的某些歌星影星为模仿对象。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欣赏、模唱、背唱一部分民歌,或者欣赏优秀的民族器乐、曲艺作品,逐步深入渗透,学生会慢慢了解和掌握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民歌风格与特色。
3.2 通过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有利于弘扬中华五千多年的优秀音乐文化
音乐是一门人类创造的美的精神文化,中华民族的音乐不断发展源于古时候人民的劳动和创造。据史料记载,民间音乐源于劳动,古时候的人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音乐神话。人民不断劳动,在九州大地上创造了一切,同时也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汉代时期的乐府相和歌音调就采自汉代境内的传统音乐,后期逐渐形成的清商乐、相和大典、百戏乐舞、盘鼓舞、杂耍乐、鼓吹乐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产物。山歌和小曲在隋唐时期就已经被细分;唐代的说唱乐也逐渐在城镇、乡村乃至宫廷发展,虽然与现在的说唱音乐存在很大的不同,但是也可以看出传统说唱乐在唐朝就已经得以发展。在清代,小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小唱以琵琶、弦子、月琴、檀板合动而歌。”说明当时的民族器乐发展也已经相对成熟和完善,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音乐风格,他们体现了本民族特有的生活、审美习惯,同时涵盖着本民族的历史、优良传统,以及民族思想。近年来国乐的兴盛让人们包括小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渗透民族音乐知识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历史教育非常好的方式。近年来中国音乐文化在世界乐坛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人们开始关注和了解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在近两年的电视荧幕上我们可以看见很多的选秀节目从“快男”“快女”变成了《国乐大典》,很多优秀的歌唱家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的成功演出,把民歌推出了中国,推向了世界。随着国际友人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不断升温,更增加了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自豪感,使民族音乐可以快速且畅通的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3.3 通过民族音乐教育,提升小学生民族音乐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当今小学生的学习基本都源于学校教师的教授,每周小学生有80%的时间都待在学校里学习和生活。因此,学校是弘扬民族音乐最有效和最有意义的地方。音乐课是最容易把民族音乐教育的优势发展到最大化的课程,因此在音乐课上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陶冶学生学习情操,就显得非常重要。音乐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音乐课上提升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和民族自豪感不仅是学生应该学习的,也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的音乐教育脱离不开教师的教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就是教师,你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自己必须有一缸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想要有一缸水的能力,必须具有掌握中国民族音乐教材又能脱离教材形成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学能力。在一节音乐课上,我给二年级的孩子讲有关于唢呐的知识。从唢呐的起源、发展开始讲起,并把唢呐和喇叭给学生做了对比,欣赏了唢呐名曲《百鸟朝凤》,学生们对唢呐表示非常感兴趣,过了一周后一个学生非常兴奋地跑过来和我说:教师,我在我们家楼下的公园里发现了一个老爷爷在吹唢呐,我特别自豪地在他面前讲解了唢呐是怎么来的,与喇叭有什么不同之处···后来围过来了很多爷爷奶奶,大家听完之后都给我鼓掌,教师你下次多讲点这样的音乐知识吧!听完这段话,我非常开心,也非常感动,我觉得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不想学习这样的知识,而是教师没有机会详细讲解。通过了这一次学生带来的反馈,使我对于在音乐课堂上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也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在音乐课堂上的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