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小学音乐单元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作者:浙江省萧山区高桥小学 蔡丽娜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11-21   点击: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如果我们不及时并定期巩固知识,那么所学的知识很容易遗忘。因此,合理且适当的作业和及时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具备巩固与复习知识、查漏补缺等功能,更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管理的途径,能为学生的学习架起知识链接的桥梁。

  小学音乐学科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也是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检测音乐学习成效、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音乐课后作业不够重视,认为其可有可无,导致布置作业存在随意性。有的教师虽然布置了音乐作业,但形式单一,缺乏规范性指导,后续课堂中也缺少检查、反馈和评价的环节,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小学阶段的音乐作业与其他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作业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它具有实践性与表现性特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作业设计应注重素养立意,体现开放性、情境性、整合性,难度合理,类型多样,可包括独立完成型与团队合作型、书面型与活动实践型、巩固练习型与创意实践型,也包括共性化作业与个性化作业。”为此,笔者尝试以单元的结构思路设计音乐作业,让课堂教学得到有效延伸,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走上有序的轨道,并促进学生在完成音乐作业的实践中提升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遵循学科特点,设计不同类型作业

  音乐单元作业的设计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体验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创意性作业,设计时应具备可操作性与可检测性,并关注内容结构的整体性,促进学生理解、运用、创造、综合能力的提高。

  1.体验性作业

  体验性作业是一种引导学生以聆听、赏析、搜集等活动为主的作业方式。旨在通过这类作业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作品的体验、理解、感悟,从而提高音乐听力和欣赏能力,在体验中积累音乐经验,在体验中感悟音响所蕴含的美感和情感。

  例如设计逐层递进的体验性欣赏作业。以三上第二单元《美丽家园》为例,第一步“听出”:要求学生通过聆听熟悉音乐《草原上》,用原有的经验去发现新的音乐元素,从而感受内蒙古民族民间音调,初步体验蒙古族音乐风格。第二步“看出”:对歌曲描绘的“草原”展开想象和联想,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线条、色块来表现音乐的节奏、速度等音乐要素,或把音乐作品中的形象创造为自己头脑中的艺术形象用图案表现出来。第三步“做出”:用“lu”哼唱、感受音的高低、并构唱音程。通过递进式的体验性作业,让学生形成从感觉到知觉的音乐认知建构,在体验中构建音乐经验。

  2.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是一种以学生亲自参与演唱、演奏、合作表演等活动为主的作业方式。旨在通过这类作业,巩固演唱、演奏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并在合作表演中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如,以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钟声》为例,在演唱完《美丽的黄昏》《钟声叮叮当》后,教师可以布置轮唱、合唱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复习、巩固轮唱歌曲和二声部合唱歌曲,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复习知识和掌握合唱技巧,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与家长共同演唱。

  3.创意性作业

  创意性作业是一种体现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有生命活力的作业方式,如即兴表演等。旨在通过有创意的作业,唤起学生的创作激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作业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演绎,使音乐作业更具活力,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发挥。

  人音版音乐教材的每一课均安排了“编创与活动”的内容,要求学生在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基础上更要学会创造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身边鲜活的学习资源创造性完成课后作业,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让学生获得完成作业的快乐。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特长,让学生自主选择,采用多样的作业形式创造性地表现音乐、表达内心情感。

  如,在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回声》的课后作业“小创客家”中,要求学生用自制乐器或自己创编舞蹈动作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回声》音乐的理解。在“超级模仿秀”的作业中,则要求学生用不同的声音模仿“山谷回音”,加深学生对强音和弱音的体验和理解。

  二、把握作业质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在整体把握作业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业要素或组成部分进行单项分析。依据作业意图,确定作业评价侧重点,可注重统一要求,也可注重创意表达,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运用质性分析和量化评定,要重视书面或口头反馈,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笔者秉持以发展的、动态的视角关注学生音乐体验、过程表现、能力发展,把握好作业的质量,采用阶段性、表现性等多样化的作业评价方式,解决学生“如何证明已经到达”的问题,提高作业评价的效率。

  1.阶段性评价

  在信息化的教育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阶段性评价,打破时空的限制,完整展现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的多主体评价。小学低段可以采用非纸笔测试。例如:游园式考试、实践活动、期末音乐会等方式。体现小学低段学业评价情境化和游戏化的特点。而小学中高段则可以采用表现性评价和纸笔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要关注学生自我诊断、评价、反思和调整。

  2.表现性评价

  基于音乐学习过程的表现性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学生参与音乐作业的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与创新的过程,应强调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以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采用“活动式评价”“音乐会评价”“主题式评价”等方式。如采用现场演唱、演奏、表演的形式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果,达到要求则给予奖励,以激励学生的“学”。

  通过以上多样化作业评价方式,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增加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培养音乐综合素养。使学生在演唱、演奏、表演及自信表达、参与态度、合作能力等方面产生“增值”,肯定成绩,找出亮点,激励他们成长。

  单元音乐作业的设计与评价应该遵循音乐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音乐作业和评价方式,让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让课堂学习与课后实践有机结合。切实帮助学生能够养成主动探究音乐、终身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使他们获得音乐学习的快乐。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