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向上,向未来:一个小学音乐教研组的追求
仅有四位老师的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华山小学音乐教研组,相对于学校的语数教研组是个很小的教研“细胞”。小教研组如何立足,SWOT分析帮我们瞄准发展靶向。学校重视美育,骨干引领,特色项目明显,是我们的优势(S);教研组人员少,年轻教师急需迅速成长,这是劣势(W):区域美育氛围浓厚,学校是北仑区音乐学科名优教师工作站点,这是机会(0);成熟教师的发展瓶颈,年轻教师缺少有目标的主动成长,这是威胁(T)。
立足SWOT分析,结合学校“攀登”教育精神,我们确立了“向美、向上、向未来”的团队文化主张。向美:音乐是美育。我们所做的一切要符合国家美育政策,符合美育学科的规律,发现美、传达美、创造美。这里的“美”是教学的美,学生发展的美,也是团队氛围的“美”。
向上:秉持学校“攀登”教育精神,不断挑战自我,发展更多可能,呈现积极向上的进取样态,既是个人专业发展的“向上”,也是团队共融的“向上”。
向未来:音乐包含无数未知可能,音乐教育指向学生的未来发展,从音乐素养的培养出发,融合其他素养发展。“向未来”不仅指向学生,也指教师发展,代表一种“可持续”的动态发展。
一、向美:基础音乐教育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融合感官,打造“可听+可视”的音乐“传美”环境
近几年,音乐教研组主动参与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让校园充满更多音乐的氛围。融合感官、打通感官,在校园音乐环境视听结合的创造中传递美、表达美。在北仑区历年音乐教学环境监测中,学校都位居前列。
1.可听:校园中充分创设听的环境,丰富学生的听觉体验,形成音乐美育的“可听”环境资源。利用校园广播,为上下课铃声、活动时段、放学时段等选取适宜的音乐,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音乐美育熏陶。2.可视:借助图文形式、新媒体形式打造音乐美育的“可视”环境。结合小学年段特点,分析小学教材知识体系,在校园内利用专用教室、学校廊道等进行布置,如音乐家图片、乐器图片、音乐符号图片等。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天,都能经常看到与音乐有关的内容。挖掘学校音乐特色项目的可视资源,进行相关策划展出,如学生演出照片上墙、社团名片展出、学生演出视频展出等。
(二)融合平台,丰富“主干+辅道”的音乐“创美”活动
音乐是实践的艺术,也是展示美、创造美的艺术。在音乐实践展示平台上,打通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阻碍,呈现场域融合下的艺术展示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
1.“主与辅”场域融合中的创美
不断拓展校内外音乐美育平台。以校内平台为主,开展班级层面、校级层面各类活动。如班级音乐会,校艺术节、校内各种大型活动等。灵活运用校内活动场地,如教室、操场、内花园、图书馆等,都成为创美活动的平台。如,在学校20周年校庆中,音乐组主动承担校庆一台大戏的策划、编排、导演任务,实现了一场学校文化蕴于音乐节目的高质量展示,获得一致好评。同时适当融合校外平台为辅助,如社区、街道文化站等场域。让教师、学生共同在教师节展演、街道节日庆典活动中,进行美的创造。
2.“:主与辅”形式融合中的创美
以校艺术节为主要展示平台,开展班级合唱、86“三独”比赛、器乐合奏比赛等,进行创造美的活动。同时,结合校内各类大型活动,融合德育、体育、劳育,如,在国庆节、元旦等节日、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等活动中,适时增加学生音乐艺术展示活动。又如,在“区增效提质现场会”中,音乐教研组主动要求搭建舞台供学生进行艺术展示。
二、向上:音乐教研团队专业成长的保障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没有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没有高质量的音乐教学,也没有优质的教研文化。高质量的音乐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有积极向上的教育精神、高度的教学责任感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这种向上的精神,只有体现在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以及教研组的常态研讨中,才能保障教研团队每个成员的专业成长。
(一)规范40分钟的“饱和度”
学生一周两节音乐课,每一次的40分钟都是宝贵的。我们制订了一系列规范细则,确保音乐课40分钟的“存在感”。如,教师提前5分钟候课,避免碎片化挤占音乐课时间;每节课点名制确保每个学生的音乐教育时间;音乐教师公出调换课报备制度,保障音乐课的有效实施等。这些看似琐碎的细则在日复一日的规范中,让音乐课饱满存在于学校教学常规中,保障学校音乐教育之花的良好生长。
(二)打磨40分钟的“颗粒感”
有了时间保障的常态落实,更需要强内功提高音乐课内有效教学的时间“颗粒感”。我们采取“小问题随时探讨,大问题主题探讨”的教研形式,6“常态课人人展示”6“师徒课随机嵌入’的方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随时交流教学中的困惑,探讨有效教学策略,保障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创意、要实效。(三)形成“三个一””白的常态教研
1.每月一节常态课
每学期每位教师上一节及以上常态课,保证每个月有一节音乐常态课展示。常态课重在“常态“,并在平凡与朴实中扣问常态教研的真谛。
2.每月一次观课日
外出培训的机会并不是人人有,也不是每学期有。因此,我们教研组制订每月一次观课日。音乐组购买全国优质课录像带,集中观摩优秀课例,并请每个教师做出点评。这样的观课评课,让教研活动更显精致深厚,通过琢磨推敲每一个教学细节,从而沉淀升华我们的理念,提升我们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
3.每学期一次展示课
结合教科研共同体,我们推出年轻教师展示课。在一次次的试教磨炼中组内成员共同备课、研课,共同探讨教学理念,改良教学策略,获得共赢。
三、向未来:教研团队和音乐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建设校本音乐品牌课程
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外,也要有课程观。“一体+多翼”的校本课程开发,以课程为更广阔的领域,让教师有更好的专业发展,让学生有更好的素养提升。
1.“一体”:学校“天籁蒲公英”合唱团是学校精品社团,也是区精品社团,曾获香港国际童声合唱金奖。连续十余年获区市一等奖,两次获省金奖。“天籁蒲公英”童声合唱课程曾获2017市精品课程评比二等奖。2020年,“阎宝林合唱传承基地”落户我校成为又一良好契机。学校合唱团曾与孟大鹏、吴昊等众多童声合唱专家合作进行工作坊展示。童声合唱是学校的特色项目,成为众多学生向往的课程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