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中小学音乐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实践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热点。音乐学科单元整体设计可以从学习体系结构化、学习水平进阶化、学习过程多元化、学习测评一体化等方面出发,关注学科内容的整体建构和深层联结,把握学习目标的逆向设定,探索真实学习的活动设计,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学业评价,力求打通核心素养与音乐教学的通道,让教学回归学科育人本位。
关键词:核心素养;音乐学科;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纵观我国音乐课程理念变革的三个阶段,即从落实“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体现了音乐课程理念从注重学科知识到突显学科本质,再到关注学科育人价值的转变,使教育教学不断地回归人、走向人、关注人,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就作品教作品”或依据个人经验开展教学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同时,由于有些教师备课时更加关注教学方法和流程的设计,缺少课与课之间的横向关联,导致学生的知识获得呈碎片化,音乐能力的表现呈断层化。如果把课程比喻为森林,课堂比喻为树木的话,我们的音乐教学总体还处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1)那么,如何“觅树见林”,建立核心素养与音乐课程的内在联系,打通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通道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出发。
一、学习体系结构化:单元教学规划纵横建联
现在使用的教科书大多以人文主题构成自然单元,以艺术性、文化性或情境性为线索,学科课程内容隐藏其中,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时间才能较好地把握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因此,在教授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的教材自然单元时,教师必须先梳理教材、吃透教材,才能避免出现不同学段的学习内容及水平同质化现象,让各年级、各学段学生的素养发展呈递进式。(2)同时,还需要将《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艺术课标》)的内容与要求有机融入教材,关注学科教材体系的纵向整体建构和单元教学内容的横向深层联结,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聚焦音乐作品,厘清作品间的纵横关系,明确单元学习重点,这是做好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必备功课”。
(一)循主线,把握年段学习水平
在进行单元教学规划时,教师要通读、梳理各学段教材内容,明确各主题的教学主线,并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年龄特点、兴趣习惯、经验方法、思维能力等学情,对教材内容和单个知识点进行有逻辑、成体系地整合。同时,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进程,构建系统性的知识大单元集合。
例如,通过对“舞曲”这一知识内容的体系架构梳理,我们发现现有音乐教科书中不仅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编排了中外舞曲作品,而且还具有鲜明的层级性。(见表1)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让“知技主线”呈递进式发展:小学低年级体验舞蹈律动→小学中年级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舞曲的风格特点→小学高年级对少数民族音乐进一步体验,加深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审美与理解→初中加入舞剧音乐赏析→高中深入领悟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如音乐的节奏型与舞蹈的律动性,音乐的和声与舞蹈动作的组合,音乐的曲式与舞蹈的结构,等等。
表1“人音版”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舞曲”内容安排(3)
(二)寻内涵,建立单元内容关联
教师在规划教学单元的过程中,要深入寻找、分析、挖掘教材中音乐作品的关键特征,具体把握两个要点:一是聚焦音乐作品本身的表现特点,挖掘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与情感内涵的教育价值;二是要对单元教材中关键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有限的时间计划内,保障课程实施的质量。以四年级下册第1课“跳起来”为例,本课中的所有乐曲体裁均为舞曲,既有西方古典舞曲,也有中国民歌风格的舞蹈音乐,均带有鲜明的风格或地方色彩。因此,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舞曲,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音乐文化视野便是本单元设定的教学目标。其中,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是根据《小步舞曲》A主题的旋律曲调填词的歌唱版本。在课时安排时,可以将这两首乐曲进行整合,形成两条教学主线,一是创作时间与舞曲发展的横向延展,二是不同舞曲类型在音乐表现、要素特征等方面的纵向对比,以充分挖掘作品的艺术内涵,引导学生在听、赏、唱、跳等音乐活动中培养审美情趣,发展核心素养。
(三)询需求,彰显学科育人价值
21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布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都出现了实践、能力、态度、知识、创造、技能等高频词汇,体现了音乐学科的育人价值与实现途径。其中,2022年版《艺术课标》的守正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强调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加强“三化”教育,抵制“三俗”之风,树立正确“四观”(4);二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丰富音乐学习经历,培养审美情趣,树立终身喜爱音乐的价值观。因此,只有将音乐教育与“以美育人”相结合,将“以美育人”与“立德树人”紧密融合,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独特功能。
以上两个方面既是艺术课程的性质,也是学生音乐学习的需求,即学习和教学的起点。因此,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规划时,既要挖掘教材中音乐作品的内涵,将其蕴含的美好情感、高尚品德传递给学生,也要结合学科核心素养维度,即夯实音乐体验与认知的基础,培养音乐实践与表达的能力,强调音乐审美与情趣的培育,提高艺术创造与高阶思维,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做好奠基。
二、学习水平进阶化:单元目标设定逆向思维
如果说上述内容主要关注了教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解决了教学内容如何把握的问题,那么接下来则是要解决学习目标如何确立的问题。威金斯提出,最好的教学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5)这种“逆向设计”主张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前置,这样既改变了以往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顺序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现状,又与围绕目标进行相关教学设计的“泰勒原理”不谋而合。在笔者看来,以素养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必定是“以生为本”,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量。
(一)析学情,精准定位学习起点
一切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之上,因此,找准学生的基础学情尤为重要。教师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运用“三立分析法”预设出学生学习的难点。“三立”是指学生立场、教材立意和目标立序,即站在学生的角度明确学习的客观基础与不足之处,从教材出发分析单元教学中的内容重点和学习要点,按照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分层设置目标以凸显单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