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创编舞蹈律动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校粮月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01-16   点击:

  摘要: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音乐教育与趣味化的舞蹈律动进行结合,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音乐艺术参与,保证学生在音乐与舞蹈律动的结合体验下取得良好的艺术学习效果。在教师的积极帮助和丰富的舞蹈律动教学活动组织下,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掌握音乐学习的技巧,高效完成对音乐艺术的深入感知和全面掌握。

  关键词:小学;音乐;舞蹈律动;创编;

  音乐课堂本就是充满了艺术气息,舞蹈律动与音乐也是息息相关,二者互为辅助且相容甚洽,所以将这两者结合可谓是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小学生本身就对音乐律动感很有兴趣,经常会出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将这两项艺术进行完美结合,为学生带来生动的沉浸式体验课堂,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艺术熏陶涵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拓宽学生的美学感知。传统的音乐教育往往会使小学生感到有些乏味,如果教师能够将音乐课堂与舞蹈律动进行结合,则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促使学生在肢体的舞动与音乐的聆听中进行艺术感受,取得良好的音乐活动参与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将音乐课堂教育与舞蹈律动动作进行结合,凭借巧妙的课堂融合形式为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课堂体验。同时,音乐与舞蹈律动的结合,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引导过程,促使学生从简单的舞蹈动作入手,逐步提升舞蹈动作的难度,借此强化学生对于音乐艺术的感知和理解效果。

  一、简单拍手,把握节奏

  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没有那么深入,不会过多与文化背景以及时代内核联系到一起,当然小学生的音乐教材也是经过精心编排的,符合他们这个年纪的特性,而教师则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重对旋律的感知。其实这与舞蹈律动是一个道理,主张对节奏的控制,而在这方面,舞蹈显然离不开音乐节奏的配合,所以教师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切入音乐教学,让学生从节奏和旋律走向上去体会不同的音乐曲风。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从简单的拍手动作进行教学,引领学生将音乐艺术作品与拍手舞蹈律动进行结合,鼓励学生在这种简单的动作中强化节奏把握能力。

  例如,在学习《布娃娃弹琴》这首乐曲的时候,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通过趣味化的舞蹈律动动作对学生进行讲述。在课堂上,教师播放着这首乐曲,然后以拍手的形式把握节奏,这种趣味化的活动形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有意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活动参与,尝试以拍手的形式把握节奏。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教师针对乐曲中的休止符、连线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学生掌握在遇到休止符和连线符号的时候,应该如何拍手把握节奏。在教师的激情讲解和反复训练中,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拍手舞蹈动作,完成音乐节奏的把握,还在这种有趣的律动活动中感受到了音乐学习的乐趣。随着音乐训练的不断开展,教师发现即使没有教师的带领,学生也能够准确地以拍手的律动形式进行节奏演绎,在遇到休止符和连线符号的时候,学生也不会出现节奏把控错误,而是能够用准确的拍手律动形式展示音乐节奏。

  二、上肢律动,激发兴趣

  其实音乐就是主张情绪渲染,而节奏也是用来配合情绪踩点的直接表现。小学生的情绪通常是比较外放的,同时也会对于熟悉的领域释放出友善的接纳之感,所以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情绪放大法来让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这就像听到节奏很强的鼓点音乐就会不自觉去用动作迎合踩点一样。音乐除了能够表达情绪,也能够释放情绪,也就是俗称的找到共鸣,能够随着音乐起舞就是因为达到了情绪共鸣。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找到这个共鸣,从而让学生释放内心去感受音乐。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上肢舞蹈律动动作的教授,训练学生的音乐艺术活动参与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其中激发兴趣,强化参与,伴随着上肢舞蹈律动动作,完成音乐节奏和旋律的把控。趣味化的上肢舞蹈律动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活动参与,还能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课堂上完成音乐艺术感知。

  例如,在学习《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乐曲的时候,教师以上肢律动的示范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这首乐曲,然后伴随着这首优美的乐曲,进行上肢律动的趣味展示。伴随着教师的律动动作,学生能够看到少先队队礼、竖起大拇指、比心等趣味化的、学生十分熟悉的上肢律动动作。将这些动作加入音乐活动的艺术表现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增强舞蹈律动动作的趣味性。当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教育演示之后,发现每一位学生都跃跃欲试,想要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这首歌曲的舞蹈律动动作。因此教师在完成歌曲的讲述后,就邀请学生一边演唱歌曲,一边逐词逐句地指导学生完成上肢律动动作的掌握。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伴随着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训练,逐步掌握了每一个乐句当中的上肢律动动作,且在愉快的律动演绎下完成了歌曲与舞蹈动作的全面展示。

  三、全身律动,增强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全身舞蹈律动动作的教授,强化学生的音乐艺术表现能力,促使学生伴随着音乐艺术进行全身律动动作展示。趣味化的艺术活动能够强化学生的表现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舞蹈律动动作学习中完成音乐艺术的准确把握。经过教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参与,学生将提升艺术表现力,强化艺术感染力。

  例如,在学习《两只小象》这首乐曲的时候,教师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音乐作品的学习。接着教师询问大家想不想以舞蹈律动的形式趣味化地演绎这首快乐的歌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了活动参与兴趣,大家踊跃举手表示想要学习这种趣味化的舞蹈律动动作。然后教师就针对音乐作品中三拍子和四分休止符等音乐知识进行详细讲述,并要求学生伴随全身性的舞蹈律动动作进行动作学习。趣味化的歌曲与舞蹈动作结合,不仅能够增强音乐课堂趣味性,还能够使学生兴趣满满地参与到舞蹈律动动作的学习和模仿中。结合教师的积极讲述和反复训练,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动作的规范性学习,且能够伴随着舞蹈律动动作锻炼自己的身体,准确把握音乐节奏和韵律。同时,将舞蹈律动与音乐教育进行结合,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使学生在不同舞蹈律动动作的模仿和音乐歌唱中达成手脑协调能力的强化。

  四、音乐舞蹈,趣味融合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实现了音乐舞蹈的结合,故而教师可以借助表演活动的开展,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伴随着音乐艺术进行舞蹈律动展示。通过趣味化的融合活动,强化学生的个人自信,引领学生积极徜徉在舞蹈与音乐艺术的美好氛围中。

  例如,在学习《新年好》这首乐曲的时候,教师借助歌唱演奏帮助学生掌握这首歌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然后引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完成歌曲的优美演唱。接着教师就要求学生以趣味化的舞蹈动作进行律动创编,鼓励学生在互动讨论和积极分析下,将拜年拱手、讨要红包、拜年作揖等趣味化的舞蹈律动动作融入音乐与舞蹈的趣味结合过程中,尝试借助这种趣味化的舞蹈律动演绎,完成音乐艺术的表现和展示。当学生在音乐舞蹈律动动作的创编中完成了整首乐曲的展示之后,教师就要求学生在训练熟练之后进行艺术展示,借此强化学生的个人自信,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音乐艺术与舞蹈作品的演绎中。在教师的积极帮助和学生的不断训练下,每一位学生都伴随着这首趣味化的乐曲,完成了舞蹈律动动作的掌握,且在愉快的艺术表演中展示了自我,展现了团队默契,实现了艺术素养的完善。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