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小学音乐论文 >

最是乡音咏流传——乡土音乐表现整合课《马灯调》的教学实践

作者: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中心小学 罗叶文   来源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4-07-17   点击:

  乡土音乐是从某一地区中诞生出来的艺术,因其语言风格的不同而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承载着不同地方的音乐特色。正所谓是“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它总是充满故事的张力,节奏丰富,娓娓道来,或是填满诸如乡野旧俗、田园故乡等不可或缺的意象,抑或是充盈直击人心的现实意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关注乡土音乐就是关注优秀民族音乐,关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笔者对乡土音乐的关注缘于一次公开课的教学实践,教学内容选自《上虞乡土音乐读本》中的《马灯调》一课。这是我从小就会哼唱的小调,因此对教授此课抱有很大的热情和期待。最开始尝试教学时,学生对这个内容似乎不感兴趣,一听到方言就哄堂大笑,课堂上没有认同感,互动性不强。相对于张口即来的流行音乐,传统乡土音乐离现在的学生越来越远,此现象引起笔者深深思考:如此陌生为哪般?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乡土音乐,乐于探索学习乡土音乐呢?为此,笔者尝试在乡土音乐《马灯调》的教学中通过整合“表现”领域的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等内容,激发学生对乡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他们的综合表现能力。

  一、乐器演奏,顺势而“合”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相对简单,便于掌握,并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我们可以充分挖掘乡土音乐中的表现元素,如声音的快、慢、强、弱及音色的清脆、沉闷、轻柔等,通过演奏感受乡土音乐的内在美。

  [教学片段1]敲击节奏方言诵读

  1. 敲击节奏

  2. 方言诵读

  “正月里来真闹忙,鞭炮齐鸣锣鼓响”。

  师:同学们会用我们当地的方言(绍兴、上虞)诵读上面的词句吗?谁来念一念?

  3. 学生边念边敲击节奏

  [教学片段2]乐器伴奏初唱小调

  师:演唱《马灯调》时的情绪是怎样的?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生:是欢乐喜庆热闹的氛围,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

  师:让我们跟着伴奏,带着欢快祝福的心情来唱一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通过方言诵读和打击乐演奏的结合,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艺术实践活动。

  二、巧用图谱,贯通融“合”

  图形谱是用一些简单易画的图形表示音乐形式要素特征的表现手法,具有直接性、鲜明性、形象性的特点。在学唱中,借助图形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音准,感受音乐形象,体验音乐情感,理解音乐特征,提高识读乐谱的能力。

  [教学片段3]巧用图谱哼唱旋律

  师:老师刚才念的这两句是一首地方小调《马灯调》里边的词,想不想听一听?(出示图形谱)

  师:《马灯调》的旋律优美,喜庆生动,让我们跟着音乐哼唱。

  师生合作边画图形谱,边哼唱旋律。

  哼唱时师生用两种符合歌曲旋律走向的红灯笼和飘逸的灯笼图形谱,表现马灯调欢乐祥和、生机勃勃的音乐特点,不仅让学生通过图形谱感知音乐,学唱旋律,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三、方言学唱,珠联璧“合”

  方言本身就有生动、丰富而美妙的节奏,乡土音乐的旋律本身就来自于语言的抑扬顿挫,富有地方特色。课堂中可以通过方言问好导入,范唱韵味十足的地方小调,用方言的声调进行评价等,增加课堂中乡土音乐文化的氛围。

  [教学片段4]辨析结构方言学唱

  师:我们来看看,《马灯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谁看出来了?第一行有几个字——7个(方言念);第二行呢?……所以马灯调的结构是七言四句,后面加伴奏,最后一句,就是重复第四句,就是“七言四句加伴奏,艾格仑登复四句”。

  师:那里边你最喜欢哪一句,能不能用方言有节奏地念给我们听?

  师:注意,方言都是平舌音的,你看zen Yo min lu sao mo ba(正月里来真闹忙)。

  师:接下来我们来唱唱《马灯调》,第一遍请同学们张口默唱。

  师:第二遍我们跟琴轻唱。

  师:第三遍来一个接力唱吧。

  师:哪一句有点难?

  师:《马灯调》演唱时候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生:是欢乐喜庆热闹的氛围,带着高兴的情绪演唱。

  师:让我们跟着伴奏,带着欢快祝福的心情来唱一唱。

  此环节用方言激发学生学习乡土音乐的兴趣,变枯燥的学习为有趣的探索,归纳了《马灯调》“七言四句加伴奏、艾格仑登复四句”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学唱过程中,采用张口默唱、跟琴轻唱、合作演唱、乐器伴奏等多种形式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四、马灯表演,不谋而“合”

  通过课堂教学的创编表演环节,可以变单一的唱念为综合的实践活动,融合前面所学的演唱、演奏等内容,让学生各展其能,丰富对乡土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并在实践表现中传承乡土音乐。

  [教学片段5]走近民俗演跳马灯

  (1)欣赏民俗版《马灯调》

  师:《马灯调》是流传在我们浙江的地方小调,起源于宁波,也在上虞广为传唱,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这一首“爷爷会哼的小调”—《马灯调》。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气氛怎么样?

  生:热闹,喜庆。

  (2)介绍《马灯调》的传说

  师:关于这个马灯调,还有一个故事:三百多年前,宁波北仑的梅山岛发生了一场大旱,地里的庄稼都快要枯死了,眼看着一年的收成都要没了,村民们都愁眉苦脸的,他们迫切希望下雨。忽然他们想到,布云施雨是东海龙王的事,要不请大头娃娃去请龙王,后面再跟着马灯,这不就是“马上下雨”的意思吗?于是,他们举行了祈福大会,敲锣打鼓,载歌载舞,说来也奇,这马灯舞一跳,果然下雨了。今天,老师也把马灯舞的道具马灯带来了,大家一起来欣赏这具马灯。

  (3)听《马灯调》,跳马灯舞

  师:孩子们,让我们加入祈福大会吧!(教师穿上马灯道具,表演马灯舞)从那以后,马灯调伴着马灯舞,就这样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传遍了浙江,传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教学片段6]创编小调欣赏拓展

  师:马灯调还有一个特点,歌词可以根据要表达的内容即兴创作,老师这里带来了孩子们创编的《马灯调》,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同学们想不想来编一编?大红灯笼挂起来,谁来编第一句?

  师:唱唱我们自创的《马灯调》,记得用方言!

  师:接下来我们要准备我们的祈福大会了。

  分发马鞭等道具,请一个孩子穿上马灯,教师下场指导。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站备案编号:苏ICP备08000963号
版权申明:本站文章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说明,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或添加版权
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在1024*768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QQ:3999112
中小学音乐教育网